[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6829.7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6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波;肖诗汉;毛海燕;刘文杰;李丰林;孙晓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流量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报文转发的效率,还可以实现负载均衡等目标。该方法包括:路由节点接收数据流的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用于表征数据流的传输特征的流特征信息。路由节点基于当前本地节点特征信息以及当前流特征信息确定控制决策,控制决策包括如下至少一项:对数据流的控制决策、对路由节点的控制决策。当前本地节点特征信息为路由节点记录的本地节点特征信息或者路由节点记录的本地节点特征信息根据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的流特征信息进行更新后得到的。当前流特征信息为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的流特征信息或者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的流特征信息根据路由节点记录的本地节点特征信息进行更新后得到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互联网成为网络用户彼此之间通信的重要资源,而网络设备、路由协议是当前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之间彼此通信,并基于路由协议生成与维护路由表。当收到数据报文时,根据报文头部的目的地址查询路由表从而获得转发端口,实现数据报文的正常转发,从而实现网络用户的正常通信。
在传统路由协议下,路由器依赖路由表生成转发信息表(forwardinginformation base FIB),并根据FIB表转发数据报文。然而,这种基于FIB转发的机制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缺陷:(1)路由器需要存储较多的FIB表项,会产生较大的存储开销,致使报文转发时需要查询存储在路由节点外的FIB表项,严重影响转发效率。(2)基于FIB进行报文转发可以实现最短路径优先(shortest path first,SPF)的目标,但是不能实现负载均衡等其它目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报文转发的效率,还可以实现负载均衡等目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流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路由节点,也可以应用于路由节点中的芯片或者芯片组。以应用于路由节点为例,该方法包括:
路由节点接收数据流的第一数据报文,第一数据报文携带流特征信息,流特征信息用于表征数据流的传输特征。路由节点基于当前本地节点特征信息以及当前流特征信息确定控制决策,控制决策包括如下至少一项:对数据流的控制决策、对路由节点的控制决策,其中,当前本地节点特征信息为路由节点记录的本地节点特征信息,或者,当前本地节点特征信息为路由节点记录的本地节点特征信息根据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的流特征信息进行更新后得到的,本地节点特征信息用于表征路由节点的节点状态;当前流特征信息为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的流特征信息,或者,当前流特征信息为第一数据报文携带的流特征信息根据路由节点记录的本地节点特征信息进行更新后得到的。
相比于基于FIB转发的机制,本申请实施例中,路由节点通过结合数据流的流特征和节点特征进行流量控制,可以降低存储开销,从而可以提高数据报文的转发效率,还可以在实现SPF的目标的同时实现负载均衡等其它目标。此外,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实现对数据流的差异化控制,基于数据流的流特征调整数据报文的转发路径,从而可以避免拥塞或故障丢包,进而可以保障数据报文的低时延,满足数据报文的SLA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路由节点接收邻节点发送的邻节点特征信息,并基于邻节点特征信息对路由节点记录的本地节点特征信息进行更新,邻节点特征信息用于表征邻节点的节点状态。通过上述设计,路由节点在选择进行数据流和节点控制时可以考虑邻节点的节点状态,从而提高数据流控制和节点控制的合理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路由节点基于邻节点特征信息对路由节点记录的本地节点特征信息进行更新时,可以将路由节点记录的本地节点特征信息以及邻节点特征信息输入第一模型,第一模型用于根据邻节点特征信息对本地节点特征信息进行更新。上述设计中,通过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对本地节点特征信息的更新,可以提高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6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