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冠肺炎患者痰标本非接触式采集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6892.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66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范思语;顾有芬;寇永霞;何云霞;柳丰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张玉红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肺炎 患者 标本 接触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冠肺炎患者痰标本非接触式采集仪,包括采集仪本体(9),所述集仪本体内设有漏斗装置(6),所述漏斗装置(6)上端与输痰管(3)连接,所述输痰管(3)连接到一通道管上,所述通道管后端连接上吸痰手柄(1),所述通道管上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吐痰面罩(11),所述通道管前端连接有吸痰管(2)。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实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非接触式采集,以控制医护人员因采集痰标本而发生感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集仪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冠肺炎患者痰标本非接触式采集仪。
背景技术
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急性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等。若患者出现排痰困难时,这些痰会阻塞呼吸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新冠肺炎传染性强,易导致医护人员感染,而采集患者痰标本检测其中是否含有病毒是关键诊断依据,在采集痰标本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咳嗽气压大,医护人员极易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冠肺炎患者痰标本非接触式采集仪,能够实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非接触式采集,以控制医护人员因采集痰标本而发生感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冠肺炎患者痰标本非接触式采集仪,包括采集仪本体(9),所述集仪本体内设有漏斗装置(6),所述漏斗装置(6)上端与输痰管(3)连接,所述输痰管(3)连接到一通道管上,所述通道管后端连接上吸痰手柄(1),所述通道管上端通过连接管连接吐痰面罩(11),所述通道管前端连接有吸痰管(2)。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吐痰面罩(11)上设有移动开关(12),所述移动开关(12)左右滑移对所述吐痰面罩(11)输入端进行开闭控制。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漏斗与所述输痰管(3)之间安装有封闭开关(4),所述采集仪本体(9)一侧手柄上设有报警器(5)和按钮(8),所述按钮(8)连接控制所述封闭开关(4)开闭。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痰管(2)上还安装有不锈钢夹子(7)。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采集仪本体(9)上端安装保护罩(10),所述输痰管(3)、所述通道管、所述吸痰管(2)和所述吐痰面罩(11)的连接管均设置在所述保护罩(10)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将患者口腔内的脓痰粘液等物质吸出并收纳,使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在吸痰过程中,使用吸痰手柄将每次吸痰时间控制在15秒左右,以产生持续的吸引力。若吸引力在吸痰过程中不持续,则吸痰手柄无法工作,本款采痰仪适用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可用于采集痰标本以检测新冠病毒,也可用于吸除气道分泌物,以维持呼吸通畅;
2、根据产品设计图及预先评估的成品有如下亮点优势:
(1)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使用效率高。采痰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省事,尤其适应各种急救场合和外出巡诊需要,无需日常的保养。采痰仪功率低流量大,高负压,使用效率高。储液瓶结构新颖,全塑性的外壳设计,会给使用者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2)使用安全,质量优良。安全放心,使用时绝无正压产生。停止使用时可以保持内外压力恒定,不会出现倒流现象。过滤器两端连接软管,瓶盖接头的区别设计,更加具有人性化,避免使用者方向插反带来不良后果。外壳和软管采用天然无毒的工程材料,保证无有毒有害的挥发物质。寿命持久,采用优质原材料,质量可以保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新冠肺炎患者痰标本非接触式采集仪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6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葛花中分离制备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 下一篇:轨道式桥塔检测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