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类型换流器并存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及其故障隔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7122.8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5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辉;刘雪燕;李毅然;陈思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M1/32;H02M7/00;H02M7/5387;H02M3/335;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类型 换流 并存 柔性 直流 配电网 及其 故障 隔离 方法 | ||
1.一种多类型换流器共存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其特征在于,包括改进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ET-MMC、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直流变压器DCT;
其中,所述改进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ET-MMC的电路拓扑包括:
耗能模块T,其包括通态低损耗支路和耗能支路,所述通态低损耗支路由负载转换开关LCS和超快速机械开关UFD组成,所述负载转换开关LCS由两个反串联的IGBT和与之反并联的二极管组成,所述耗能支路由耗能电阻Rc构成;
MMC模块,其由两个串接的IGBT和一个电容器构成,并与电源负极连接;
A相上桥臂、B相上桥臂、C相上桥臂,A相下桥臂、B相下桥臂;所述A相上桥臂、B相上桥臂、C相上桥臂之间相互并联,所述A相下桥臂、B相下桥臂相互并联,所述A相下桥臂、B相下桥臂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所述A相上桥臂、B相上桥臂连接,所述A相下桥臂、B相下桥臂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负极连接;
多个限流电抗Lr,所述限流电抗Lr分别连接在A相上桥臂、B相上桥臂、C相上桥臂的每一路上连接一个;
外部晶闸管并联支路,由n个双向导通晶闸管对串联而成,所述外部晶闸管并联支路的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
桥臂电感L,其一端与C相上桥臂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外部晶闸管并联支路、MMC模块连接,所述外部晶闸管并联支路与MMC模块并联;
隔离开关K,其一端连接所述耗能模块T,另一端与电源正极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类型换流器共存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电平电压源型换流器VSC的电路拓扑包括通态低损耗支路、线路能量吸收支路、换流器侧能量吸收支路、两个相互并联的电容Cs、A相上桥臂、B相上桥臂、C相上桥臂,A相下桥臂、B相下桥臂;
所述线路侧能量吸收支路跨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两端,连接正极的一端与所述通态低损耗支路相连接,所述通态低损耗支路由超快速机械开关UFD1和负载转换开关LCS1构成,所述负载转换开关LCS1由两个反串接的IGBT构成;
所述换流器侧能量吸收支路与所述通态低损耗支路串接,与所述线路能量吸收支路并联;所述线路侧能量吸收支路由线路电阻Rl2和线路二极管串联组成;所述换流器侧能量吸收支路由电阻Rc1和一个双向导通晶闸管串联构成,所述换流器侧能量吸收支路和两个电容CS相互并联,;
所述A相上桥臂、B相上桥臂、C相上桥臂之间相互并联,所述A相下桥臂、B相下桥臂相互并联,所述A相下桥臂、B相下桥臂的其中一端分别与所述A相上桥臂、B相上桥臂连接,所述A相下桥臂、B相下桥臂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C相上桥臂的一端与一个IGBT并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类型换流器共存的多端柔性直流配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变压器DCT的电路拓扑包括通态低损耗支路、线路能量吸收支路、换流器侧能量吸收支路、两个相互并联的电容C2,以及相互感应的绕组单元#1、#2;
所述线路能量吸收支路跨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两端,连接正极的一端与所述通态低损耗支路相连接,所述线路侧能量吸收支路由线路侧电阻Rl2和线路侧二极管串联构成,所述通态低损耗支路由超快速机械开关UFD2和负载转换开关LCS2构成,所述负载转换开关LCS2由两个反串接的IGBT构成;
所述换流器侧能量吸收支路与所述通态低损耗支路串接,与所述线路能量吸收支路和两个电容C2相互并联,所述换流器侧能量吸收支路由电阻Rc2和一个双向导通晶闸管串联构成;
所述绕组单元#1包括线圈1、四个IGBT、一个电容C1,其中四个IGBT两两反串联成两个支路,两个支路之间相互并联,线圈两端分别与两个支路之一连接;
所述绕组单元#2包括线圈2、四个IGBT,其中四个IGBT两两反串联成两个支路,两个支路之间相互并联,所述线圈两端分别与两个支路之一连接;
所述两个电容C2与绕组单元#2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1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