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7147.8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0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黎阳;宫厚军;昝元锋;李朋洲;杨祖毛;胡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00 | 分类号: | G21C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 释放 特性 研究 实验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1)、燃料棒(4)和惰化室(11);
所述惰化室(11)内设置有电磁冷坩埚(5),所述电磁冷坩埚(5)内设置有非放原型熔融物,通过加热使电磁冷坩埚(5)内形成熔融池(6);
所述燃料棒(4)为可拆卸式的中空结构,所述燃料棒(4)内装载有非放原型熔融物和源项;
所述驱动机构(1)上设置有驱动导杆(2),通过驱动导杆(2)用于夹紧燃料棒(4)将燃料棒(4)插入熔融池(6)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棒(4)包括通过螺纹连接的壳体和端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设置在惰化室(11)上方,所述驱动导杆(2)穿过惰化室(11)顶部的通孔,所述驱动导杆(2)与惰化室(11)之间通过机械贯穿件a(3)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冷坩埚(5)上设置有电源导线(8)和冷却水管道(9),所述电源导线(8)和冷却水管道(9)的端部均穿出惰化室(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导线(8)和惰化室(11)之间通过电气贯穿件(7)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道(9)和惰化室(11)之间通过机械贯穿件b(10)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棒(4)的材料与其内部装载的非放原型熔融物和源项材料匹配。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棒状燃料源项释放特性研究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堆型和燃耗,将原型熔融物和源项按比例装载在燃料棒(4)内进行密封;
2)、将驱动导杆(2)与燃料棒(4)连接;
3)、按照研究需求,将一定比例的原型熔融物装在电磁冷坩埚(5)内,将电磁冷坩埚(5)放在惰化室(11)内;
4)、当惰化室(11)为惰化环境后,电磁冷坩埚(5)加热使原型熔融物熔化形成熔融池(6),达到实验温度后,保温;
5)、通过驱动机构(1)将燃料棒(4)插入熔融池(6)中,持续保温,直到燃料棒(4)破损,释放出源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1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集成烹饪设备
- 下一篇:一种玻璃钢金属舱段组合式模块化水下试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