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死动物冷藏收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7354.3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3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全张成;柳松柏;王萍;李春;连晓春;胡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张成 |
主分类号: | B65D90/66 | 分类号: | B65D90/66;B65D88/74;B65D88/54;B65G67/08;B65G67/4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李昆蔚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病死 动物 冷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死动物冷藏收储装置,包括保温箱体,保温箱体内设置有用于输送动物尸体的运输装置,保温箱体的后侧开设有对拉门,保温箱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封盖开口的上盖,保温箱体的顶部上设有自动打开或关闭上盖的提拉装置,保温箱体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保温箱体内壁上设有冷藏内机,保温箱体外设有冷藏外机,冷藏内机与冷藏外机通过管路连通。有益效果是:装料时,冷藏库不动,运输动物尸体的冷藏车撤销翻到从冷藏库上盖开启倒入动物尸体;卸料时冷藏库升起,当运输冷藏车后门与冷藏库侧门对接时,由冷藏库内的输送带将动物尸体旋转到车厢,电动控制,不必接触动物尸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尸体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病死动物冷藏收储装置。
背景技术
经历了2013年上海黄浦江漂流死猪事件,国家高度重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国一半以上的县建设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并相应建设了病死动物收储点。以县为单位根据县的地域大小和养殖数量建设10-20个收储点不等。全国所建设的收储点,基本上多采用冷冻库的方式收储。现在看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靠人力装料和卸料,劳务性很强;二、这种人力装卸,臭味难闻,容易传播病菌;三、冷冻后的动物尸体相互粘连冻结,拿取很不方便;同时运到处理厂还需要解冻后再处理,浪费冷冻花费的能耗。因此、必须改进提高收储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病死动物冷藏收储装置,装料时,冷藏库不动,运输动物尸体的冷藏车撤销翻到从冷藏库上盖开启倒入动物尸体;卸料时冷藏库升起,当运输冷藏车后门与冷藏库侧门对接时,由冷藏库内的输送带将动物尸体旋转到车厢,电动控制,不必接触动物尸体。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病死动物冷藏收储装置,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内设置有用于输送动物尸体的运输装置,所述保温箱体的后侧开设有对拉门,所述保温箱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封盖所述开口的上盖,所述保温箱体的顶部上设有自动打开或关闭所述上盖的提拉装置,所述保温箱体的底部设有升降装置,所述保温箱体内壁上设有冷藏内机,所述保温箱体外设有冷藏外机,所述冷藏内机与所述冷藏外机通过管路连通。
有益效果是:装料时,冷藏库不动,运输动物尸体的冷藏车撤销翻到从冷藏库上盖开启倒入动物尸体;卸料时冷藏库升起,当运输冷藏车后门与冷藏库侧门对接时,由冷藏库内的输送带将动物尸体旋转到车厢,电动控制,不必接触动物尸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出料输送带、出料输送液压缸和出料旋转输送带,所述出料输送带水平设置于所述保温箱体内的底部,所述保温箱体内设置固定设有支撑杆,所述保温箱体内靠近所述对拉门处设有所述出料旋转输送带,所述出料旋转输送带与所述支撑杆之间设有所述出料输送液压缸,所述出料输送液压缸的一端枢接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出料输送液压缸的输出端枢接在所述出料旋转输送带的中部,所述出料旋转输送带的一端与所述保温箱体的内壁枢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卸料时,驱动出料输送液压缸驱动输送带将动物尸体输送到保温箱体内,需要处理时,也可通过输送带进行输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提拉装置包括开盖液压缸和固定板,所述上盖的数量有两个,所述开盖液压缸和固定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上盖对称设置,每个所述上盖上均传动连接有所述开盖液压缸的一端,两个所述固定板固定设在所述保温箱体顶部,所述开关液压缸的另一端与一所述固定板枢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盖采用液压缸驱动上盖开启或关闭,操作方便。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张成,未经全张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3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