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7483.2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宏;原大辅;山本直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睿合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65/06 | 分类号: | C08F265/06;C08F220/20;C08F220/18;C08F222/14;C08F222/20;C08F2/48;G09F9/30;G03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朴秀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固化 树脂 组合 以及 图像 显示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在制造图像显示构件和透光性罩构件隔着由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透光性的光固化树脂层而层叠而成的图像显示装置时,不会产生下述问题:作为利用喷墨涂布法涂布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由此导致界面密合强度降低、拉伸性降低。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羟值为120mgKOH/g以上且不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脱氢型光聚合引发剂;以及增粘剂。增粘剂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含量为1~9质量%。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具有在25℃下为10mPa·s以上且在60℃下为30mPa·s以下的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该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对于玻璃、(甲基)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透明光学材料的密合性优异,还可以提供显示出良好的拉伸性的光固化物,并且可以优选应用于喷墨涂布法。
背景技术
再者,作为透明罩材等透光性罩构件和液晶显示面板等图像显示构件隔着光固化树脂层而层叠而成的图像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装置等是广为人知的。在这些图像显示装置中,夹持光固化树脂层的透光性罩构件和图像显示构件的至少对置面分别由透明光学材料构成。以往,利用模涂法、丝网涂布法等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到平坦的图像显示构件或透光性罩构件中的任一方的表面而形成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膜,对该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膜照射紫外线使其临时固化而形成临时固化树脂层,在临时固化树脂层层叠另一方的构件,从透光性罩构件侧照射紫外线使临时固化树脂层正式固化,由此制造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
近年来,弯曲的图像显示装置已上市,进行涂布于弯曲成水平槽状、碗状等形状的图像显示构件或透光性罩构件的作业。在该情况下,需要在图像显示构件或透光性罩构件的中心部涂布较厚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朝向周边部逐渐涂布得薄,因此,提出利用能容易地按每个微细区域设定墨液涂布量的喷墨涂布法来代替以往的模涂法、丝网涂布法,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布于图像显示构件或透光性罩构件的方案(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在制造图像显示装置时应用喷墨涂布法,作为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了如下的丙烯酸系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除了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以外,还含有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分子量为5000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进而含有光或热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并且粘度被调整为150mPa·s以下、具体而言被调整为27~141mPa·s(25℃)(参照实施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210578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具有(甲基)丙烯酰基,因此存在光固化时发生交联反应而固化收缩的问题。因此,在利用由这种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光固化树脂层将透光性罩构件和图像显示构件层叠的情况下,在光固化树脂层与透光性罩构件的界面和/或光固化树脂层与图像显示构件的界面产生由光固化树脂层的固化收缩引起的应力,存在界面密合强度降低的问题,在图像显示装置发生变形的情况下用于缓和界面上产生的应力的拉伸性降低的问题。在作为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透明光学材料而使用高温环境下容易变形的聚碳酸酯的情况下,这些问题趋于显著地表现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以往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制造图像显示构件和透光性罩构件隔着由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的透光性的光固化树脂层而层叠而成的图像显示装置时,不会产生下述问题,即,作为利用喷墨涂布法涂布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使用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由此导致界面密合强度降低、拉伸性降低之类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睿合株式会社,未经迪睿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在电蓄能器系统中进行故障探测的方法
- 下一篇:横移式登船桥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