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7696.5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过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过蕊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28;F23G5/44;F23G5/46;F23J15/02;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装置,包括外箱体、内箱体、脱水机构、拨动机构和筛分机构,所述内箱体安装在外箱体内且两者之间设有热气腔,外箱体的底部设有承载支架,该承载支架上固定有燃烧炉,所述拨动机构安装内箱体上且其底部延伸至燃烧炉设置,燃烧炉的底部设有出料口,外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热气腔相连通的烟气管,外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入气口,承载支架旁设有与入气口相连接的鼓风机,所述外箱体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导料板,本发明能够实现垃圾在焚烧前的脱水预处理作业,提高了后序垃圾焚烧效率及效果,且实现了垃圾焚烧过后的残渣分拣,便于后序分类处理作业,提高了垃圾燃烧的充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垃圾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是人们在生活过程中、生产过程中的遗弃物,垃圾的种类包括所有物品,所以在处理过程中相当困难,垃圾种类多、分类难度大、分类成本高,目前,垃圾处理一般采用焚烧的方式,焚烧是一种较古老的传统的处理垃圾的方法,由于垃圾用焚烧法处理后,减量化效果显著,节省用地,还可消灭各种病原体,将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故垃圾焚烧法已成为城市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现代的垃圾焚烧炉皆配有良好的烟尘净化装置,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现有如专利号CN105889946A公开了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有进料口、出渣口及排气口,所述进料口上连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上连接有储料斗,所述出渣口下方设有水槽,所述水槽上设有与其连接的刮板出渣机,所述炉体内还设有燃烧一室、燃烧二室以及与排气口连通的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内设有急冷塔,所述炉体内还设有三段炉排,所述三段炉排分别为干燥段、燃烧段及燃烬段,该发明虽然有利于垃圾完全燃烬,具有更可靠的燃烧稳定性,但没有对垃圾进行焚烧前的预处理,当垃圾中含有水分时,会影响其后序焚烧效率及效果,且垃圾焚烧完后会存在焚烧残渣,残渣中含有可重复利用的炉渣和纯炉灰与无用的砖头等杂物并存,现有通常一并进行填埋处理,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在焚烧前没有进行预处理,会影响其后序焚烧效率及效果,且垃圾焚烧完后,没有对焚烧残渣进行分拣筛分步骤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焚烧装置,包括外箱体、内箱体、脱水机构、拨动机构和筛分机构,所述内箱体安装在外箱体内且两者之间设有热气腔,所述外箱体的底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承载支架,该承载支架上固定有燃烧炉,燃烧炉与内箱体相连通,所述脱水机构安装在外箱体上且其底部设置在内箱体内,所述拨动机构安装内箱体上且其底部延伸至燃烧炉设置,筛分机构安装在燃烧炉内,燃烧炉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外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热气腔相连通的烟气管,所述外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内箱体相连通的入气口,承载支架旁设有与入气口相连接的鼓风机,所述外箱体的外侧壁上还设有呈倾斜并向内箱体内延伸设置的导料板。
优选的,所述脱水机构包括挤压组件和承托组件,挤压组件安装在外箱体的顶部且其底部延伸至内箱体设置,承托组件安装在外箱体上且其一部分位于内箱体内,挤压组件包括驱动气缸、上压板和下载板,驱动气缸呈竖直安装在外箱体的顶部且其输出端与上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上压板和下载板均呈水平位于内箱体内,并且下载板位于上压板的正下方,下载板的底部与承托组件固定连接,下载板和上压板之间能够形成供垃圾存放的容纳腔,外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排水口。
优选的,所述承托组件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同步带、两个同步轮、两个传动轴和四个连接座,四个连接座呈矩形固定在下载板的底部,每个传动轴均与两个连接座固定连接,两个同步轮位于热气腔内且分别固定在两个传动轴的一端上,同步带套设在两个同步轮的外部上,第一驱动电机呈水平固定在外箱体的外侧壁上且其输出端与一个传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过蕊,未经过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6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碳酸钙制备工艺
- 下一篇:基于差速轮的自动导引车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