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眶底骨折用钛网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7874.4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7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徐晓峰;张诗雷;朱方兴;徐兵;杨成帅;姜腾飞;张剑飞;回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F2/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折 用钛网 | ||
1.一种眶底骨折用钛网,其特征在于:将新的钛网分为两部分设计:即传统的眶底钛网部分及颧弓骨折钛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眶底骨折用钛网,其特征在于:钛网部分:为本发明的主体部分,其主要结构与传统预成型钛板类似,厚度为0.4mm,其主要区别在于:①本发明专利的钛网采用个性化设计,通过CT数据的镜像,按照健侧眼眶容积的大小设计并制作,从而实现对眼眶容积进行精确的恢复;②其范围完全覆盖眶底的骨缺损区,并避开关键解剖结构,从而避免了术中修整钛网,提高了手术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避免损伤视神经及眼动脉,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其深度(长度)应小于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眶底骨折用钛网,其特征在于:钛板部分:本发明将原有的钛与眶缘相连接的钛板部分做了较大的改动,其形态与普通的长钛板类似,厚度约为0.6mm,长度应至少包含6-10个钉孔。其具有以下特点:①其弧度与患者正常的眶缘及颧弓弧度完全一致,从而增大整体结构与患者骨组织的接触面积,增加了其固定时的稳定性;②通过其弧度,指导了颧骨及眶缘的复位,提高了钛网固定时空间位置的准确性,避免了因眶缘及颧骨体部复位不佳导致进一步的移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眶底骨折用钛网,其特征在于:所有孔洞的设置都采用钉道转移技术,保证其与截骨导板孔洞相一致,在一次钻孔后可反复利用加以定位,大幅提高了相关手术效率,维持了骨块的空间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87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