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吸顶天线及其性能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8043.9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成阳;孙小明;刘正贵;李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5/30;H01Q5/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43020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天线 及其 性能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型化吸顶天线及其性能调节方法,其中天线包括反射板和连接在反射板的正面的辐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的正面还连接有至少一个接地枝节、至少一个内调谐枝节和至少一个外调谐枝节,所述接地枝节还与所述辐射单元相连,所述内调谐枝节位于所述外调谐枝节的内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型化吸顶天线及其性能调节方法,通过加载接地枝节和内外双层调谐枝节,对天线的各个频段分别进行针对性的调节,既可保证辐射单元各个频段性能的稳定,还可展宽辐射单元的原有频段,且可缩小天线的整体尺寸,有利于实现天线在较小尺寸下获得较好的电气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化吸顶天线及其性能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来临,智慧小区、智慧楼宇等场景越来越多的出现,室内数据流量大幅增加,对传统的室分系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适用于5G时代的吸顶天线的需求应运而生。但传统的吸顶天线只覆盖到2700MHz,已经不适用于未来的5G时代;而现有可覆盖5G频段的吸顶天线尺寸往往较大,简单的缩小反射板尺寸又会对驻波比、不圆度等电气指标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亟需一款小型化宽带吸顶天线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化吸顶天线及其性能调节方法,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吸顶天线尺寸较大,简单的缩小反射板尺寸又会对天线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型化吸顶天线,包括反射板和连接在反射板的正面的辐射单元,所述反射板的正面还连接有至少一个接地枝节、至少一个内调谐枝节和至少一个外调谐枝节,所述接地枝节还与所述辐射单元相连,所述内调谐枝节位于所述外调谐枝节的内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接地枝节位于所述外调谐枝节的外侧。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接地枝节、所述内调谐枝节和所述外调谐枝节分别包括多个,多个所述接地枝节、多个所述内调谐枝节和多个所述外调谐枝节分别沿所述辐射单元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接地枝节、所述内调谐枝节和所述外调谐枝节分别包括与反射板连接的第一本体和与第一本体相交的第二本体;或者所述内调谐枝节为从反射板上切割弯折形成结构。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调谐枝节和所述外调谐枝节的第一本体的形状分别包括矩形、环形、圆弧形或折线形。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调谐枝节的第一本体呈环形时,所述内调谐枝节环绕在所述反射板的中心外围;所述外调谐枝节的第一本体呈环形时,所述外调谐枝节同样环绕在所述反射板的中心外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接地枝节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夹角为160°-170°;所述接地枝节在垂直于反射板方向上的高度为35-45m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内调谐枝节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夹角为60°-90°;所述内调谐枝节在垂直于反射板方向上的高度为10-18mm;所述内调谐枝节与反射板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20-30m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调谐枝节的第一本体长度为50-60mm;所述外调谐枝节在垂直于反射板方向上的高度为5-10mm;所述外调谐枝节与反射板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45-65mm。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小型化吸顶天线的小型化吸顶天线性能调节方法,包括:通过调节接地枝节的形状、弯折角度以及与辐射单元的连接部位,对低频段的性能指标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内调谐枝节的形状、弯折角度、高度以及到反射板中心的距离,对高频段的性能指标进行调节;通过调节外调谐枝节的形状、高度和到反射板中心的距离,对中间频段的性能指标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8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