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丝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8275.4 | 申请日: | 202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7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杜佳佳;戚勍;朱博强;王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33/02 | 分类号: | F16B33/02;F16B37/00;F16B39/282;F16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顶丝结构,所述顶丝结构包括:安装于附件转接座上的顶丝螺套及安装于壳体上的顶丝垫,其中,所述附件转接座上设有至少两阶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孔径沿顶丝工具旋进的反方向依次减小,所述顶丝螺套具有与所述台阶孔相适应的外端面及具有内螺纹的内端面,其中,所述顶丝螺套较大一端的外端面设有凸出外端面的第一齿牙;所述附件转接座上设有顶丝垫安装孔,所述顶丝垫具有与所述顶丝垫安装孔相适应的外端面,其中,所述顶丝垫外端面设有凸出于外端面的第二齿牙,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嵌入相应的安装孔内。本申请提供的顶丝结构可以避免松动问题及壳体磨损问题,可以起到保护壳体的作用,并可防止壳体磨损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顶丝结构。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装置的壳体和附件转接座之间通常采用精密配合,不易拆卸,且壳体和附件转接座的材料为密度较小的镁合金或铝合金,硬度较小,易产生磕碰损伤或挤压损伤。为了避免拆卸过程中造成损伤,通常设计有顶丝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顶丝结构,其上主要由顶丝螺套13和顶丝槽14构成。顶丝螺套13为钢制零件,外螺纹为过盈螺纹,拧入附件转接座11,内螺纹为普通螺纹,用于与顶丝工具15配合。顶丝槽14设置在壳体12上成锥形槽。拆卸附件转接座时,将顶丝工具15拧入顶丝螺套13内,顶丝工具15的顶端与顶丝槽14的底接触后,继续旋拧顶丝工具,可将附件转接座11与壳体12逐渐分离,直到附件转接座11从壳体12上拆卸下来。
然而现有的顶丝结构虽然简单,但却存在如下问题:1)顶丝螺套13采用过盈螺纹与附件转接座11连接,既承受拉力又承受旋转阻力矩,连接可靠性不高,存在螺纹易松动从而顶丝螺套13易从附件转接座11中脱出的风险;2)顶丝工具15顶端与顶丝槽14之间存在相对运动,顶丝工具15的材料通常为硬质材料,例如钢材,而顶丝槽的材料通常为软质材料,例如铝合金或镁合金,顶丝槽14在顶丝工具15的末端16处不可避免存在磨损问题,如图3所示。顶丝槽14的磨损会带来如下危害:一方面,顶丝槽14磨损产生的金属屑可能从两结构件间隙进入发动机内部,从而污染发动机的滑油系统,危及发动机的安全运转;另一方面,顶丝螺套13脱出、顶丝槽14磨损可能造成零件的提前修理或报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顶丝结构,以解决或减轻上述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顶丝结构,所述顶丝结构包括:安装于附件转接座上的顶丝螺套及安装于壳体上的顶丝垫,其中,所述附件转接座上设有至少两阶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孔径沿顶丝工具旋进的反方向依次减小,所述顶丝螺套具有与所述台阶孔相适应的外端面及具有内螺纹的内端面,其中,所述顶丝螺套较大一端的外端面设有凸出外端面的第一齿牙;所述附件转接座上设有顶丝垫安装孔,所述顶丝垫具有与所述顶丝垫安装孔相适应的外端面,其中,所述顶丝垫外端面设有凸出于外端面的第二齿牙,第一齿牙和第二齿牙嵌入相应的安装孔内。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丝螺套的外端面中较小的端面与附件转接座相应的台阶孔过盈配合。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过盈配合的过盈量为0.01mm~0.03mm。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丝螺套的外端面中较大的端面与附件转接座相应的台阶孔间隙配合。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丝垫的外端面与壳体的顶丝垫安装孔间隙配合。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丝螺套的材质硬度大于所述附件转接座的材料硬度。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顶丝垫采用耐磨材质制成。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牙为多个,以顶丝螺套的轴线均布。
在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齿牙为多个,以顶丝螺套的轴线均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82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