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选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8386.5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00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波;王超;周伟;朱宏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16 | 分类号: | B03D1/16;B03D1/14;B05B3/10;B01F3/08;B01F5/02;B01F7/26;B01F9/18;B01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23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选 成套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剪切乳化装置及浮选成套设备,高速剪切乳化装置包括:乳化槽;药剂喷头,药剂喷头安装在乳化槽的顶端,且连接有水流引射管;固定齿盘和旋转齿盘,旋转齿盘与固定齿盘位置相对布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锯齿形的剪切流道;电机通过传动转轴与旋转齿盘底端连接。旋转齿盘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捕收剂和水的混合液在锯齿形的剪切流道内高速被剪切进行充分混合和乳化,结构简单、乳化效果好,并且浮选成套设备将喷射雾化装置、高速剪切乳化装置和双连轮喷射搅拌机构整合到一起,不仅减少了设备体积以及占地面积,而且减少了矿浆泵送的能耗,同时提高了矿物分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分选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速剪切乳化装置及浮选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矿物分选过程中,细粒煤的分选首选浮选,目前主流的浮选装置主要有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喷射式浮选机,浮选柱等,在浮选入料分选之前通常配套有矿浆预处理器,浮选药剂添加设备,药剂乳化设备等辅助预处理装置且辅助预处理装置对于矿浆的高效浮选至关重要。
但是,对于目前的浮选装置以及辅助预处理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是分离的,占用面积较大且矿浆的运输通常是泵送,这样在每一级的泵送后在浮选装置和辅助装置内都伴随巨大的能量损失,如将矿浆送到预处理装置内后,矿浆携带能量衰减为零等,且矿浆预处理设备、药剂添加设备等本身运行以及泵送物料到浮选机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且设备会占用不少的厂房面积,设备和基建成本都高。
对于提高浮选效率来说,药剂的添加方式将极大的影响气泡矿化体系,进而影响浮选效率,目前常用的浮选药剂主要为起泡剂和捕收剂,对于起泡剂来说,主要是改变气液界面的表面张力,现有的起泡剂的添加主要是在浮选机的浮选过程中添加,由于无法均匀添加而不能有效的作用于气液界面,造成药剂的大量浪费,且无法定量控制影响浮选效率,出现“跑精”现象;对于捕收剂来说,主要是改变矿物表面疏水性,使浮游的矿粒有效的黏附于气泡上,现有捕收剂的添加过程中通常直接添加,或者进行一定的乳化作用后再添加,且乳化后的捕收剂比直接添加无论在减少药耗以及提高浮选效率上都效果显著,但仍然存在结构复杂,乳化效果差,占用厂房面积等现象。
同时在浮选阶段,对于常用的喷射式浮选机因未设置搅拌装置,当矿浆浓度较高时,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来实现矿浆、气泡、浮选药剂的充分混合分散;而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搅拌装置的高转速需要的能耗较高,而转速低又不能形成好的流场和吸气量,对于新型喷射搅拌式浮选机,在驱动叶轮转动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转速不稳定,矿浆预处理效果不好等现象。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捕收剂和水高效乳化,乳化效果好且能利用好泵送能量进行捕收剂、起泡剂等药剂的有效添加,减少能耗以及药剂损耗,以及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保持设备运转稳定的高速剪切乳化装置及浮选成套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捕收剂和水高效乳化,乳化效果好且能利用好泵送能量进行捕收剂、起泡剂等药剂的有效添加,减少能耗以及药剂损耗,以及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保持设备运转稳定的高速剪切乳化装置及浮选成套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速剪切乳化装置,包括:
乳化槽,所述乳化槽底部具有乳化剂排出口;
药剂喷头,所述药剂喷头安装在所述乳化槽的顶端,且靠近所述药剂喷头的喷头入口连接有水流引射管,所述药剂喷头的喷头出口位于所述乳化槽内,用于向所述乳化槽内喷射捕收剂和水的混合液;
固定齿盘,所述固定齿盘设置在所述乳化槽内,且其顶端具有混合液入口且与所述喷头出口固定并连通;
旋转齿盘,所述旋转齿盘设置在所述乳化槽内,所述旋转齿盘与所述固定齿盘位置相对布置且与所述固定齿盘之间形成有连通所述喷头出口与所述乳化槽且纵截面为锯齿形的剪切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8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