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随钻声波测井仪器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8509.5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云涛;陈文轩;底青云;郑健;张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7/14 | 分类号: | E21B4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波测井 仪器 接收 换能器 阵列 数字化 装置 | ||
1.一种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经过数字化处理后,采用全数字化的结构,并采用非充油方式的橡胶灌封布置方式,所述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全数字化装置包括:
第一模块,用于对地层的弱接收声波信号进行声电转换;
第二模块,用于对所述弱接收声波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增益控制及数模转换;
第三模块,用于所述装置的接口控制及外部输入输出信号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全数字化装置包括偶数个第一模块,每个第一模块独立封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为接收型压电陶瓷晶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压电陶瓷晶片尺寸为长40mm,宽25.4mm,且所述接收压电陶瓷晶片橡胶灌封后间隔152.4m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为内部封装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封装电路包括:
前置放大电路,用于对所述弱接收声波信号进行放大;
带通滤波电路,用于实现带通滤波;
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用于实现所述弱接收声波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
模数转换电路,用于实现所述弱接收声波信号的数字化模数转换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块为接口MUX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MUX电路的外部输出输入采用SPI串行通信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MUX电路集成有AGC自动增益控制逻辑,用于对第二模块进行增益控制调节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阵列全数字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钻声波接收换能器全数字化装置采用差分方式进行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850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检测系统
- 下一篇:基于开放式平台的航天器系统电集成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