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查电池单元以实现自动化全面检查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8522.0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82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许岗;孙相宇;李宽洙;金杜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慧理示先进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许伟群;周晓雨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查 电池 单元 实现 自动化 全面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查电池单元以实现自动化全面检查的装置和方法。为此,本发明配置为使得测试对象依次堆叠在设置在主平台的安装台的上部上的测试对象盒上,在将测试对象盒移动到测试对象检查单元之后,通过射线照相获得测试对象的图像,并且在获得图像之后,将堆叠在测试对象盒上的测试对象卸载到外部。因此,本发明能够对作为测试对象的电池单元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快速地划分良品和缺陷品,并且解决了由测试对象检查单元的X射线检查引起的流速延迟,以提高生产率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查电池单元以实现自动化全面检查的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查电池单元的装置,所述装置能够通过使用诸如X射线的放射性射线来捕捉多个堆叠电池单元的图像,从而能够对通过一致过程生产的电池单元进行全面检查,并准确快速地检查所有生产的电池存在或不存在缺陷。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二次电池的锂聚合物电池是一种在化学能与电能之间可逆地进行相互转换的同时可以重复充电和放电的电池。一般来说,这种锂聚合物电池包括电解液以及浸没在电解液中的正极、负极、分隔器和密封物。
电解液是一种用于物质转移的介质,其协调正极与负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正极是其中从外部接收电子的材料减少的电极,而负极是在被氧化时发射电子的电极。分隔器用作隔板,防止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物理接触。
密封物以具有多层结构的铝层压膜的形式配置,所述多层结构包括外层膜、结合剂、铝箔、粘合剂和内层膜,以便具有机械柔韧性、强度、阻止氧气/湿气蒸汽的高效果、高强度的热密封、对电解质的耐化学性、电绝缘性、易成型、尺寸控制简单、可印刷性,热稳定性以及低的单位生产成本。
一般来说,在制造锂聚合物电池的过程中,电池的角部有时弯曲,并且设置在密封物内的正极和负极有时由于电池的角部弯曲而短路。使用具有弯曲的角部或短路的正负极的电池不仅会导致产品故障,还会导致电池单元爆炸。
为此,为了检查生产的电池的密封物内的电极的状态,通过使用商用的手动X射线检查(MXI)装置检测具有变形电极的电池,所述MXI装置是一种无损检测设备。然而,存在的限制是不可能进行全面检查,因为检查是通过如下过程进行的: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从生产线上的传送带所传送的电池中对一个特定电池抽样,手动将该电池加载到所述商用MXI设备中,并获取和分析该电池的图像。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抽样检查的限制,提出了如在韩国专利号101133048中公开的电池检查装置。
现有技术提出的电池检查装置,用于检查正极、分隔器和负极的对齐状态(堆叠对齐),即,在具有预定厚度并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笔记本电脑等的中型和大型板状电池中,正极、分隔器和负极是否清晰地分开并堆叠。如图1A所示,电池检查装置包括加载单元2、卸载单元3、传输单元4和检查装置7。
在图1A所示的现有技术的电池检查装置中,依次执行一系列的处理,其中将电池设置在位于加载单元2的下侧处的加载夹具21上,其上设置电池的加载夹具21沿加载路径22向上移动,将电池设置在传输单元4的传输夹具41和42上,如图1B所示,将电池移动到传输单元4的上侧,通过检查装置7捕捉检查点的图像,在捕捉图像之后,将其上设置电池的传输夹具41和42移动到传输单元4的下侧,将电池设置在位于卸载单元3的上侧处的卸载夹具31上,卸载夹具31沿着卸载路径32向下移动,从而卸载电池。
如图1B所示,传输夹具41配置为被旋转,使得作为检查点的电池的两个角部的图像可以被X射线检查装置71和图像增强管72捕捉。如示例性示出的,传输夹具41顺时针旋转45度和逆时针旋转45度,使得在对应的位置捕捉图像。
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电池检查装置的优点在于,在检查一个电池的同时,可以加载或卸载另一个电池,使得与现有技术的抽样方式的检查相比,可以以极大提高的速度进行电池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慧理示先进技术公司,未经慧理示先进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8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