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坑侧壁有隧道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08783.2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杭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9/06;E21F16/02;E21D11/15;E21D15/50;E21D2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赵维达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马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侧壁 隧道 支护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侧壁有隧道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方法,包括基坑防护装置和排水系统,所述基坑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横梁,所述横向调节杆远离轴承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十字转动顶杆,所述十字转动顶杆的右端螺纹连接有横向调节杆;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坑侧壁有隧道的基坑支护结构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基坑挖掘的过程中,在基坑侧壁内埋设排水盲管,将基坑防护装置的防护顶棚和防护顶棚插块适配连接。通过设置防护顶棚和金属防护板,能对在基坑隧道内施工的工人提供相当可靠的保护,通过设置横向调节杆和十字转动顶杆,能够调节左右两侧金属防护板的距离,确保金属防护板对隧道两侧壁的防护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坑侧壁有隧道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支护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及周边环境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常见的基坑支护形式主要有排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水泥挡土墙、土钉墙(喷锚支护)等等。
在工程施工建立基坑防护的同时,对于有隧道的基坑需要做严格的防水处理,目前使用的方式存在排水效率低,且遇到降雨天气,容易因加重基坑排水负担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在进行隧道防护时,不能够对防护装置进行重复的使用,造成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基坑侧壁有隧道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侧壁有隧道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侧壁有隧道的基坑支护结构及方法,包括基坑防护装置和排水系统,所述基坑防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一支撑横梁,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壁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横向调节杆,所述横向调节杆远离轴承座一端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横向调节杆远离轴承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十字转动顶杆,所述十字转动顶杆的上端和下端的表面均包裹有一层防滑橡胶套,所述十字转动顶杆的右端开设有小孔,所述小孔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十字转动顶杆的右端螺纹连接有横向调节杆,所述第一支撑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环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护顶棚,所述防护顶棚的左端设置有流线型下沿,所述防护顶棚的右端开设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前后贯穿,所述凹型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防护顶棚插块,所述防护顶棚插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横梁。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柱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横梁的两端,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相对面铺设有金属防护板,所述金属防护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抵紧装置的限位插签,所述金属防护板的表面设置有圆形孔,所述圆形孔的内壁设置有用于抽取隧道内壁渗水的排水盲管。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轴承座均转动连接有横向调节杆,左右两根所述横向调节杆为一组,一组所述横向调节杆螺纹连接有十字转动顶杆,一组所述横向调节杆的外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十字转动顶杆两端的内螺纹分别与左右两个横向调节杆的外螺纹相适配,所述十字转动顶杆可通过转动取下。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横梁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的外环面固定连接防护顶棚插块,所述第二支撑横梁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数量为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均设置有用于移动装置的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的顶端均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制动脚刹,所述防护顶棚的下表面嵌设有用于调节制动防护顶棚插块的螺纹顶丝,所述防护顶棚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灯座,所述灯座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灯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杭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杭瑞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87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