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8999.9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9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唐清生;陈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0 | 分类号: | F04D25/10;F04D29/52;F04D29/54;F04D29/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胡庆陆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扇,其包括支撑机构、底盘机构以及机头机构;底盘机构安装于支撑机构的底部;机头机构安装于支撑机构的顶部,用于驱动空气流动;其中,机头机构包括风罩组件、驱风组件以及驱动机构,驱风组件设于风罩组件中,驱风组件包括风叶和与风叶连接的风叶电机;驱动机构安装于风罩组件内并与驱风组件连接,用于驱动风叶电机相对于风罩组件左右摇头和/或上下摇头。本发明公开的循环扇通过在风罩组件内设置驱动机构驱动风叶电机相对于风罩组件左右摇头和/或上下摇头,这样,风叶电机在左右摇头和/或上下摇头的过程中,风罩组件可以保持不动,不仅可以避免由于风罩组件转动产生的磕碰,而且可以缩小循环扇的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扇。
背景技术
循环扇是一种用于产生气流的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底盘机构和机头机构,底盘机构安装于支撑机构的底端,机头机构安装于支撑机构的顶端,机头机构包括风叶和用于驱动风叶转动的电机,当电机驱动风叶转动时,风叶压缩空气产生气流。现有的循环扇多是将机头机构设置为一个整体,当循环扇启动摇头功能时,整个机头机构一起摇头,即风罩和风叶以及电机一起转动,该设计方式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便,左右摇摆的风罩容易造人磕碰,而且左右摇摆的风罩比静止的风罩需要占用更大的空间,例如,相对于静止的风罩,左右摇摆的风罩明显不能紧贴墙角放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一种循环扇,可以避免磕碰和缩小占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扇,包括:
支撑机构;
底盘机构,所述底盘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
机头机构,所述机头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用于驱动空气流动;
其中,所述机头机构包括:
风罩组件;
驱风组件,所述驱风组件设于所述风罩组件中,所述驱风组件包括风叶和与所述风叶连接的风叶电机;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风罩组件内并与所述驱风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风叶电机相对于所述风罩组件左右摇头和/或上下摇头。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公开的循环扇,通过在风罩组件内设置驱动机构驱动风叶电机相对于风罩组件左右摇头和/或上下摇头,这样,风叶电机在左右摇头和/或上下摇头的过程中,风罩组件可以保持不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仅可以避免由于风罩组件转动产生的磕碰,而且可以缩小循环扇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伸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图4中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机头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循环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89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