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09650.7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1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熊洪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洪清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G01N1/40;G01N25/20;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农田 土壤环境 分布式 多点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土壤上挖设合适数量的预埋坑,将多点检测棒(1)插入预埋坑内并回填土壤;
S2、向多点检测棒(1)内注水升温并夹带磁性吸附球(17)向土壤内释放,同步开始热成像检测,观察温水在土壤内的流动性和蔓延特征,作为土壤的板结程度和孔隙率数据保存;
S3、等待12-24h后,通过施加磁场将土壤中的磁性吸附球(17)收回,并对剩余的水进行加热蒸发,利用高温水蒸气解吸磁性吸附球(17)上的吸附物质,并冷凝回收得到检测液;
S4、取出检测液通过色谱检测分析吸附物质,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从而获得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的检测结果;
S5、重复上述步骤S2至S4,即可实现对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的持续性动态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多点检测棒(1)的埋设密度不低于1个/10平米,所述多点检测棒(1)上的检测点按照深度分布不少于3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注水升温的最高温度低于90℃,最低温度高于土壤温度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点检测棒(1)上开设有不少于3个的检测孔(5),所述检测孔(5)内侧设有检测球(6),所述检测球(6)下端固定安装有热成像仪(7),所述热成像仪(7)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电源(9),所述检测球(6)远离检测孔(5)一端固定安装有电磁铁(10),所述检测球(6)内底部固定安装有电热棒(16),且热成像仪(7)、电磁铁(10)和电热棒(16)均与电源(9)电性连接,所述检测球(6)靠近检测孔(5)一端开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动态密封槽(8),所述动态密封槽(8)内固定连接有一对对称分布的弹性密封块(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球(6)上端固定连通有子连通管(11),所述多点检测棒(1)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检测孔(5)数量保持一致的倒L型管(2),且子连通管(11)与倒L型管(2)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倒L型管(2)下端螺纹连接有冷凝球杯(3),所述倒L型管(2)上端螺纹连接有注水塞(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球(6)内固定连接有下隔网(15),所述子连通管(11)内固定连接有上隔网(12),所述上隔网(12)下端固定安装有双用气囊(13),且双用气囊(13)与电源(9)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检测孔(5)之间上下交错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附球(17)包括磁性内芯(171)和吸附外壳(172),且磁性内芯(171)填充于吸附外壳(172)内侧,所述吸附外壳(172)采用活性炭纤维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内芯(171)与吸附外壳(172)之间填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热膨胀气球(173),所述热膨胀气球(173)内填充有热膨胀气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生态农田土壤环境用分布式多点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膨胀气球(173)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根导热碳纤维束(174),所述磁性内芯(171)外表面镶嵌连接有多块均匀分布的导热弧片(175),且导热碳纤维束(174)贯穿磁性内芯(171)并与相邻的导热弧片(17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洪清,未经熊洪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96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