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a和Fe共掺杂氮化碳芬顿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0215.6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南照东;王训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24 | 分类号: | B01J27/24;B01J35/10;C02F1/72;C02F10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a fe 掺杂 氮化 碳芬顿 反应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a和Fe共掺杂氮化碳芬顿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称取尿素、Fe(NOsubgt;3/subgt;)subgt;3/subgt;·9Hsubgt;2/subgt;O和Nasubgt;2/subgt;S·9Hsubgt;2/subgt;O溶解于水中,将干燥好的样品在氮气气氛中以3‑6℃/min的速率加热至450‑600℃并恒温2小时,该催化剂是片状结构,Na和Fe在氮化碳上分布均匀,Zeta电势(‑42)‑(‑46)毫伏,比表面积12‑20米supgt;2/supgt;/克。本发明方法过程简单,条件温和,成本低廉,所得催化剂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可作为固相芬顿反应催化剂,高效降阳离子有机解染料,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芬顿反应固相催化剂Na和Fe共掺杂氮化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芬顿氧化技术通过产生高反应活性的羟基自由基(·OH),可以无选择性降解燃料分子,反应迅速高效,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因而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但是,传统的均相芬顿体系存在pH使用范围窄,催化剂回收困难,且伴随有大量含铁污泥产生等弊端。与均相芬顿反应催化剂相比,固相芬顿反应催化剂具有降解效率高、可重复使用性好、pH工作范围宽,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优点。目前,固相芬顿反应催化剂主要应用于酸性和中性溶液,因此需要研发对碱性废水处理的催化剂。
氮化碳(g-C3N4)具有所谓的“六倍腔”微观结构,其中充满孤对电子的六个氮是过渡金属Fe掺杂或锚定的理想位置(X.Wang,X.Chen,A.Thomas,X.Fu,M.Antonietti,Metal-containing carbon nitride compounds:a new functional organic-metal hybridmaterial.Adv.Mater.21(2009)1609-1612.)。g-C3N4中的吡啶氮能捕获铁,形成Fe-Nx微观结构成为Fenton反应活性位点(Q.Liu,Y.Guo,Z.Chen,Z.Zhang,X.Fang,Constructing anovel ternary Fe(III)/graphene/g-C3N4 composite photocatalyst with enhancedvisible-light drive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via interfacial charge transfereffect.Appl.Catal.B Environ.183(2016)231-241;S.An,G.Zhang,T.Wang,W.Zhang,K.Li,C.Song,J.Miller,S.Miao,J.Wang,X.Guo,High-density ultra-small clustersand single-atom Fe sites embedded in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g-C3N4)forhighly efficient catalytic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ACS Nano 12(2018)9441-9450.)。g-C3N4可以用作Fenton反应催化剂降解有机染料(X Wang,D Li,Z Nan,Effect of N content in g-C3N4 as metal-free catalyst on H2O2 decomposition forMB degradation.Sep.Purif.Technol.224(2019)152-162)。我们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Fe掺杂g-C3N4能够加快电子的传输,显示比g-C3N4更高的Fenton反应催化活性(X Wang,ZNan,Highly efficient Fenton-like catalyst Fe-g-C3N4 porous nanosheetsformation and catalytic mechanism.Sep.Purif.Technol.233(2020)116023)。文献报道Na掺杂g-C3N4可以收窄带隙,有效提高电子传输速率(Y.Shang,Y.Ma,X.Chen,X.Xiong,J.Pan,Effect of sodium dop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enhanced photocatalytichydrogen evolution performance of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Mol.Catal.433(2017)128-1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藏红花葡萄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氢气瓶存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