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新的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及其提取物在抑菌方面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0225.X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8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远超;吴清平;吴晓贤;王傲;胡惠萍;梁晓薇;谢意珍;张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9/04;A61K36/068;A61K31/715;A61P3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0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新 肉红 菇内生 真菌 及其 提取物 方面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具体地,涉及一株新的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及其提取物在抑菌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的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新菌株采自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经鉴定为灰肉红菇的内生真菌,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E190189‑1,于2019年12月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为:中国广东),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924。本发明的新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更加强烈和显著的抑制率,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菌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具体地,涉及一株新的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及其提取物在抑菌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红菇属(Russula)是一类具有较高经济和研究价值的食药用真菌,具有抗氧化、抑制肿瘤和病原菌、降低血糖血脂和缓解疲劳等方面,我国已报道82种可食,22种可药用,13种有毒的红菇属真菌。
灰肉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是一种与壳斗科林木形成外生菌根的重要珍稀野生食药用真菌,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东南和华南地区,菇农称之为“红菌”、“大红菌”、“正红菇”等,经常被用于煲汤食用,具有润肤、增强精力、延年益寿的功效,现有文献表明其具有丰富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还原糖、碳水化合物、以及酸、酯、醇、烯烃等化合物。由于灰肉红菇生长在野外与植物共生,子实体内存在着大量的共生菌,这些内生菌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灰肉红菇的生长及活性成分的产生,分离内生真菌的纯培养物对于获得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菌株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通过组织分离方法分离得到的新的灰肉红菇内生真菌及其提取物在抑菌方面的应用。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新菌株采自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经鉴定为灰肉红菇的内生真菌,并且组织分离获得原始菌株,命名为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E190189-1,于2019年12月9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简称GDMCC,地址为:中国广东),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924。
本发明提供的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GDMCC NO:60924从梅州蕉岭县阔叶林采集得到灰肉红菇子实体上无菌分离得到。
无菌分离得到的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GDMCC NO:60924菌株经过发酵培养,可以用于富集、或后续的提取物提取。
上述发酵培养采用的发酵培养基为PD培养基(土豆200g,葡萄糖20g,KH2PO41.5g,MgSO40.5g,Vb微量,加水定容至1000ml,pH自然)。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GDMCC NO:60924或其提取物的应用,用于抗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
优选的,所述提取物包括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的胞外多糖或胞内多糖。
优选的,所述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
在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GDMCC NO:60924或其提取物的应用,用于制备抗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或用于制备保健品。
优选的,所述提取物包括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的胞外多糖或胞内多糖。
优选的,所述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铜绿假单胞菌。
在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的药物,包括爪哇虫草Cordyceps javanica GDMCC NO:60924或其提取物和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