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距离厚煤层采动综合垮采比及裂采比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0276.2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2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华;吴作启;李宏杰;李文;黎灵;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朱玉建 |
地址: | 1000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近距离 煤层 综合 比及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近距离厚煤层采动综合垮采比及裂采比确定方法,涉及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领域。本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岩层强度类型划分;步骤二、判断下组煤垮落带高度和煤层间距的关系;步骤三、根据条件确定:步骤31、若下组煤垮落带高度K2≥煤层间距h1‑2,则进行如下步骤:步骤311、确定近距离厚煤层开采综合采厚Mz;步骤312、确定综合垮落带及综合导水裂隙带高度;步骤313、确定综合垮采比及综合裂采比;步骤32、若下组煤垮落带高度K2煤层间距h1‑2,则进行如下步骤:步骤321、确定综合导水裂隙带高度;步骤322、确定综合裂采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应用于近距离厚煤层开采,可以准确确定其综合垮采比和综合裂采比,以准确预计采动岩层破坏高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近距离厚煤层采动综合垮采比及裂采比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体下呆滞煤炭储量多。覆岩破坏裂隙发育高度是矿井水害防治和地下水资源保护的基础依据,尤其对于我国西部矿区,由于水资源缺乏,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覆岩破坏裂隙发育高度受覆岩强度类型和开采方法的影响。近年来,随着资源逐渐向深部转移,近距离厚煤层开采工作面增多,高强度采动形成的强导水通道沟通上部含水层极易发生突水事故,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同时引起地下水资源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因此,对近距离厚煤层开采导致的采动岩层破坏高度预计极其重要,而体现该高度的直接指标就是综合垮采比和综合裂采比。目前,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一种有效的综合垮采比和综合裂采比的确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距离厚煤层采动综合垮采比及裂采比确定方法,实现对近距离厚煤层开采准确确定综合垮采比和综合裂采比。
本发明提供一种近距离厚煤层采动综合垮采比及裂采比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岩层强度类型划分
将煤层组间岩层和煤层组上覆岩层按强度类型划分为坚硬岩层、中硬岩层或软弱岩层;
步骤二、判断下组煤垮落带高度和煤层间距的关系
步骤21、确定下组煤垮落带高度K2
若煤层组间岩层为坚硬岩层,则K2为7M2+5;
若煤层组间岩层为中硬岩层,则K2为6M2+5;
若煤层组间岩层为软弱岩层,则K2为5M2+5;
其中,
M2为下组煤开采厚度;
步骤22、比较下组煤垮落带高度K2和煤层间距h1-2的关系;
步骤三、根据条件确定
步骤31、若下组煤垮落带高度K2≥煤层间距h1-2,则进行如下步骤:
步骤311、确定近距离厚煤层开采综合采厚Mz
其中,
M1为上组煤开采厚度;
步骤312、确定综合垮落带及综合导水裂隙带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2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移动磁网的生物磁性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避免植筋胶漏胶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