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科用嗅觉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0463.0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闵晓燕;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权雪雪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科用 嗅觉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科用嗅觉检测设备,包括底座、嗅觉检测机构以及气味净化机构,底座为圆形底座,且底座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底盖板,嗅觉检测机构安装在底座的上部,气味净化机构安装在底座的内部和上部,且气味净化机构与嗅觉检测机构相配合设置,嗅觉检测机构包括支撑柱、圆柱形壳体、上盖板、三个气味存储瓶,气味净化机构包括中空支撑杆、圆柱形外壳、集气罩、吸风机、风管、净化滤芯。本发明,其使用比较方便,可快速切换三个气味存储瓶,测试的嗅觉结果比较准确,具备净化气体的功能,可有效防止用于检测病人嗅觉的气味散发的到处都是而影响其他人,也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鼻科用嗅觉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嗅觉是一种感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 嗅觉是一种远感,意思是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脊椎动物的嗅觉感受器通常位于鼻腔内由支持细胞,嗅细胞和基细胞组成的嗅上皮中,在嗅上皮中,嗅觉细胞的轴突形成嗅神经。嗅束膨大呈球状,位于每侧脑半球额叶的下面;嗅神经进入嗅球。嗅球和端脑是嗅觉中枢;昆虫的触角有嗅毛。
现有技术中的鼻科用嗅觉检测设备,其一般采用三个装有气味气体的三个气味存储瓶用于对病人的嗅觉就行检测,但是其不能快速切换三个气味存储瓶,导致其使用比较不便;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鼻科用嗅觉检测设备,其在检测过程中容易被病人靠记忆去辨别气味,导致其测试的嗅觉结果不准确;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鼻科用嗅觉检测设备,不具备净化气体的功能,经常导致用于检测病人嗅觉的气味散发的到处都是而影响其他人,同时也难以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科用嗅觉检测设备,其使用比较方便,可快速切换三个气味存储瓶,测试的嗅觉结果比较准确,具备净化气体的功能,可有效防止用于检测病人嗅觉的气味散发的到处都是而影响其他人,同时也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鼻科用嗅觉检测设备,如图1-2所示,包括底座1、嗅觉检测机构2以及气味净化机构3,所述底座1为圆形底座,且所述底座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底座1的底部通过螺栓7固定安装有底盖板6,所述嗅觉检测机构2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所述气味净化机构3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内部和上部,且所述气味净化机构3与所述嗅觉检测机构2相配合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1用于安装嗅觉检测机构2以及气味净化机构3;嗅觉检测机构2用于检测病人的嗅觉;气味净化机构3用于对使用嗅觉检测机构2检测病人的嗅觉时产生的气味进行净化,以防止用于检测病人嗅觉的气味散发的到处都是而影响其他人,同时也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较佳地,如图1和3所示,所述嗅觉检测机构2包括支撑柱204、圆柱形壳体201、上盖板202以及三个气味存储瓶205,所述支撑柱204的底端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201的上部中心位置处,所述圆柱形壳体201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柱204的上端端部,所述上盖板202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201的上部,三个所述气味存储瓶205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壳体201的内部,且三个所述气味存储瓶205呈环向等角度布置,每个所述气味存储瓶205的上部均固定且连通地安装有立管208,所述立管208的上端贯穿所述上盖板202并延伸至所述上盖板202的上方,所述立管208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喇叭状壳体203,且所述立管208的侧部固定安装有阀门210,所述喇叭状壳体203的顶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通孔209,所述阀门210位于所述上盖板202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4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