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台主机多个摄像头的智能门禁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1293.8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盖征;常铮;王茁;陈志夺;甘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子商务中心区投资有限公司;盖征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38;H04N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机 摄像头 智能 门禁 设计 方法 | ||
一种一台主机多个摄像头的智能门禁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智慧城市安防领域的出入口管理领域,为了解决用一台智能门禁实现对多个方向的图像采集管控,设计一台主机配置多个摄像头的图像采集单元,通过数据通信单元传输到主机控制单元,主机控制单元对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这种设计解除智能门禁主机与摄像头固定的局限性,满足对两个方向或多个方向的图像识别管控,实现智能门禁的无接触式自动开门,实现实时对全方位进行监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一台主机多个摄像头的智能门禁设计方法,主要应用于智慧城市安防领域的出入口管理领域。
背景技术
当下的智能门禁设备一台主机和摄像头模组是固定在一起的,主机的安装方式限制了摄像头的摄像区域。
当下的智能门禁设备一台主机只配置一个摄像头模组,只在单方向通过摄像机模组进行特征识别来控制出入口,缺乏一台主机根据需要配置多个摄像头的灵活性。
当下智能门禁在人行出入口的入口处布置一台设备,摄像机模组对着进入口进行监测,只对进入的人员特征信息进行识别,出门则不使用人员特征信息识别即可开门,这种只对进门信息进行识别管控,不对出门信息进行识别管控的设备无法对出门信息进行追踪,无法确定人员是否已经出去,对于确认人员是否在此区域的判断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当下智能门禁在入口处进行人员特征信息识别,出口处采用开门按钮开门,开门按钮在疫情期间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如果采用人员特征信息识别,实现无接触开门,则可避免这种风险。而且开门按钮的位置较高,对于小孩和特殊人群(轮椅、手臂残疾)的人员不够人性化。
双向出入口要实现出入双向人员特征信息识别,当下的智能门禁需要部署两台独立的设备,一台部署在入口侧,一台部署在出口侧,但控制的门只有一个,无法用一台设备同时通过人员特征信息识别进行出入管控。
当下的智能门禁只能控制人行出入口的开关行为,车辆识别摄像机通过车牌识别管控车辆出入口的车辆道闸行为,但在实际生活中,社区或村庄有些没有牌照或者无需牌照的车无法自动进入,需要人为操纵,不能通过人员特征信息进行车辆出入口的管控。车辆识别只对车牌进行管控,对车上的人员不做管控,存在非授权人员非法进入的漏洞,特别是在疫情或者应急状态下,需要对司机和乘车人实施出入管控。
当下的智能门禁主要对出入口进行人员特征信息识别,无法对出入口现场情况实时监控,但是当下的智能门禁本身安装有摄像机模组,却没有利用,浪费了硬件资源,而且摄像头模组只能监控在局部识别区域,设计的局限就无法使硬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扩展,不能实现对出入口全方位监控。
发明内容
为解决智能门禁现有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
设计一种一台主机多个摄像头的智能门禁设计方法,解除主机与摄像头固定的局限性,实现一台主机对多个方向的图像采集,实现智能门禁的无接触式自动开门,可以实时对全方位进行监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台主机多个摄像头的智能门禁主要包含图像采集单元1、数据通信单元2、主机控制单元3。
图像采集单元主要负责采集监测区域的图像信息,通过通过数据通信单元与主机控制单元进行信息交互,主要包含摄像头1、摄像头2、摄像头3、摄像头4、摄像头n,具体的摄像头数量和类型根据实际情况需求自由选配和组合。
摄像头类型根据需要灵活选配,主要包含集成式摄像头、串口线摄像头、总线摄像头、USB摄像头、IP摄像头、无线摄像头。
集成式摄像头主要是用在门禁主机内,适合和门禁主机一起安装的环境。串口线摄像头、总线摄像头、USB摄像头适合和门禁主机分离距离较近的安装环境,IP摄像头和无线摄像头适合和门禁主机分离距离较远的安装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子商务中心区投资有限公司;盖征,未经北京电子商务中心区投资有限公司;盖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12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