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衬套及利用其的电动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1347.0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8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金会千;金永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5/16;H02K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宋东颖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衬套 利用 电动 电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性衬套及利用其的电动电机。本发明包括:衬套主体(61),其中心设有使旋转轴(46)插入的结合孔(62);隔开板(65),其具有圆形形状,上述隔开板(65)在上述衬套主体(61)的一侧末端沿着旋转轴(46)延伸的方向隔开设置并紧贴于相邻的相对物;多个连接腿(67),其两侧末端分别连接在上述衬套主体(61)和上述隔开板(65)之间,并通过弹性变形改变上述衬套主体(61)和隔开板(65)之间的相对距离。本发明中,弹性衬套(60)通过弹性变形改变整个长度。因此,可以更有效地减小分别位于弹性衬套(60)两侧的两个部件(如前衬套(50)和电枢组件(40))之间的游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电机,更详细地,涉及一种设置于电机的内部,通过弹力来减小部件之间的游隙的弹性衬套及利用其的电动电机。
背景技术
通常,电机可以分为有刷(Brush)电机和无刷电机(BLDC motor)。其中,有刷电机被广泛使用,相比于无刷电机,价格相对低廉,因此在多种产业环境中使用。
永磁有刷电机包括:磁轭组件,在磁轭的内部配置有永久磁体;以及电枢组件(Armature assembly),在旋转轴的铁芯缠绕电枢线圈,其前端部压入有整流子。在将作为转子的电枢组件以保持空隙的方式配置于作为定子的磁轭组件的永久磁体内部之后,使电流在电枢线圈中流动时,在电枢线圈和永久磁体之间会产生电磁力,由此电枢组件通过佛莱明的左手定则进行旋转,从而获得动力。
在这种电机的旋转轴套设衬套,衬套会消除旋转轴和周边部的游隙,由此,旋转轴以无流动的方式稳定地进行旋转。衬套可以由金属材质或合成树脂材质制成,根据情况,也可以同时使用两个以上的衬套。
然而,虽然这种衬套可以减小旋转轴的圆周方向的游隙(即旋转轴和周边部的游隙),但是很难减小轴方向游隙。一旦产生误差,就无法完整地消除部件之间的游隙,因此,应当以准确的厚度设计及制造衬套。即使衬套由合成树脂材质而非金属材质制成,也不会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量,从而减小游隙受到限制。
如此,如果衬套无法减小旋转轴的轴方向游隙,那么会出现旋转轴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噪音的问题。例如,在旋转过程中,电枢组件击打衬套而产生噪音。并且,如果因游隙而部件之间发生更多的摩擦,则会出现部件的耐久性降低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0001)韩国公开专利第2008-0077133号
(专利文献0002)日本公开专利第2004-120850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通过利用具有弹力的弹性衬套来减小部件之间的游隙及由游隙引发的噪音。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特征,本发明包括:衬套主体,其中心设有使旋转轴插入的结合孔;隔开板,其具有圆形形状,上述隔开板在上述衬套主体的一侧末端沿着旋转轴延伸的方向隔开设置并紧贴于相邻的相对物;多个连接腿,其两侧末端分别连接在上述衬套主体和上述隔开板之间,上述连接腿通过弹性变形改变上述衬套主体和隔开板之间的相对距离。
上述连接腿包括:主体连接部,其沿着远离上述衬套主体的侧面的方向延伸;延伸部,其一侧末端与上述主体连接部连接,而另一侧末端连接在上述隔开板的底面。
上述主体连接部具有比上述延伸部小的截面积。
上述主体连接部沿着以衬套主体的半径方向为基准倾斜的方向延伸。
位于上述隔开板的中心的通孔的内径大于上述衬套主体的外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启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13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角控制器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自动驾驶方法、加速度曲线生成设备以及记录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