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宽度方向扩展的方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1630.3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姜皓;梁眉华;王海军;何彪;朱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1/3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宽度 方向 扩展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宽度方向扩展的方舱结构,其使得单个方舱扩展成为六个方舱的体积,其扩展时间短、可靠性高,便于相对大型的工作场所的作业需求。方舱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层方舱,所述第一层方舱的外围罩盖有第二层方舱,所述第一层方舱的前端板、后端板的外围区域布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臂顶升所述第二层方舱的对应端板,所述第一层方舱的内腔内设置有两个错位布置的扩展舱体,每个扩展舱体分别包括一侧板、底部支撑板、下顶板、两端板,两个扩展舱体的开口侧相向布置、通过直线气缸驱动后错位布置于所述第一层方舱的内腔,所述第二层方舱的上底板上设置向两侧驱动打开的上支承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舱扩展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双层宽度方向扩展的方舱结构。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方舱发展,方舱已广泛用于移动式指挥所、通讯控制中心、航空指挥塔、机械和电子修理所、移动医院、移动厨房、野外宿营等等,方舱不仅仅在军事系统使用广泛,在民用方面也是日益增多,在国内,方舱的使用及发展也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现有的方舱的内部空间受限不能布置更多设备,为此需要进行方舱扩展,现有的方舱扩展仅限于单层方舱的面积上的拓展,仍旧不能满足相对大型的工作场所的设备布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层宽度方向扩展的方舱结构,其使得单个方舱扩展成为六个方舱的体积,其扩展时间短、可靠性高,便于相对大型的工作场所的作业需求。
一种双层宽度方向扩展的方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方舱底板,所述方舱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层方舱,所述第一层方舱的外围罩盖有第二层方舱,所述第一层方舱的前端板、后端板的外围区域布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活塞臂顶升所述第二层方舱的对应端板,所述第一层方舱的内腔内设置有两个错位布置的扩展舱体,每个扩展舱体分别包括一侧板、底部支撑板、下顶板、两端板,两个扩展舱体的开口侧相向布置、通过直线气缸驱动后错位布置于所述第一层方舱的内腔,所述第二层方舱的上底板上设置向两侧驱动打开的上支承板,所述第二层方舱的两上侧板分别通过折叠端板和第二层方舱的前端板、后端板连接,所述折叠端板在所述上侧板打开状态下平行于对应的前端板、后端板布置,所述上侧板打开状态下支承于打开的所述上支承板,所述第二层方舱的顶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翻转侧顶板,所述翻转侧顶板完全覆盖所述上支承板所对应的顶部面域。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方舱、第二层方舱的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隔,所述安装间隔内放置处于折叠状态下的折叠端板;
所述安装间隔内对应于端板的区域布置顶升气缸支架,其便于顶升气缸的安装;
两个所述扩展舱体的对应侧板即为所述第一层方舱的外露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对应的窗口、便于通风或观测;
所述上侧板上排布有若干窗口,其中一侧的所述上侧板上还设置有门,便于人员进出;
所述方舱底板大于所述第一层方舱的第一底板的面域,其使得两个扩展舱体扩展后的底部支撑板有部分通过外设支承件支承于所述方舱底板,确保整个结构稳固可靠;
所述扩展舱体拆分为独立的板体时,侧板和端板形成一体的结构同步外扩或内收,底部支撑板和下顶板分别通过独立横向气缸驱动外扩或内收,使得每个气缸的受力相对较小,确保整个结构的长久使用。
采用本发明的结构后,第二层方舱通过顶升气缸顶升到位后,第一层方舱内的扩展舱体分别向对应侧打开,翻转侧顶板打开覆盖住第二层向外侧扩展的舱体,之后第二层方舱的上侧板带动折叠端板打开、同时上支承板向两侧打开,使得上侧板支承于上支承板打开,使得单个方舱扩展成为六个方舱的体积,其扩展时间短、可靠性高,便于相对大型的工作场所的作业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未扩展状态);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扩展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江南航天机电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1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