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循环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1632.2 | 申请日: | 202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9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唐清生;林勇进;陈伟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10 | 分类号: | F04D25/10;F04D29/32;F04D29/38;F04D29/66;F04D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胡庆陆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循环扇,包括底座和机体,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具有第一转向方向的第一转动组件和具有第二转向方向的第二转动组件;所述机体包括扇叶、前壳、后壳及用于驱动所述扇叶转动的风机电机,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接合并构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风机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上;其中,所述扇叶包括设置在扇叶中心的扇叶固定轴和位于所述扇叶固定轴外侧的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扭转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三叶片连接在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的中部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扇。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电风扇相比,循环扇可以让风沿着一定的方向呈螺旋形吹出,随着扇叶搅动,可形成螺旋形的柱状风。
一般情况,循环扇吹出来的风距离较远,具有较好的定向性,这样的风与周边空气的接触面更大,将周围的空气打散,带动更多的空气参与室内空气循环,加速室内的空气流通,从而平衡室内温度。
目前,现有循环扇的出风状况基本全靠改变电机的转速来调整,但是这样会导致更大的噪音和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扇,能够通过对第一叶片的设计来优化循环扇的出风量,使得循环扇在不增加电机功率的情况下,不仅风量大,而且噪音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循环扇,包括:
底座,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具有第一转向方向的第一转动组件和具有第二转向方向的第二转动组件;
机体,包括扇叶、前壳、后壳及用于驱动所述扇叶转动的风机电机,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接合并构成一容置空间,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风机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组件上;
其中,所述扇叶包括设置在扇叶中心的扇叶固定轴和位于所述扇叶固定轴外侧的叶片组件,所述叶片组件包括第一叶片、第二叶片和第三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与所述第二叶片扭转的方向相同,所述第三叶片连接在所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的中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叶片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三组,三组所述叶片组件以所述扇叶固定轴为中心间隔均匀设置在所述扇叶固定轴的外侧。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第一叶片包括第一段部和第二段部,所述第一段部连接在所述扇叶固定轴上,所述第二段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段部上,所述第三叶片设置在所述第一段部与第二段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第一段部的宽度与所述第二段部的宽度及所述第二叶片的宽度均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第一段部与所述扇叶固定轴呈倾斜设置并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叶片与所述扇叶固定轴呈倾斜设置并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不同。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第二段部与所述第三叶片呈倾斜设置并形成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及第二夹角不同。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第三叶片与所述扇叶固定轴同心设置。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第三叶片呈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一叶片连接在所述第三叶片的其中一条边上,所述第二叶片连接所述第三叶片的另一条边上。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循环扇上设有用于感知人存在的传感器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MCU控制芯片,所述传感器与所述MCU控制芯片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转向及所述风机电机的通电。
在本发明的循环扇中,所述机体上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MCU控制芯片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未经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1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