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磷化液的配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2047.4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5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张彭风;陈江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颖兴新材料(广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36 | 分类号: | C25D1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地址: | 512000 广东省韶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磷化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磷化液的配制方法,包括磷酸28‑38g、氧化锌6‑15g、硝酸26‑38g、氧化钙3‑5g、有机酸0.3‑3g、纳米二氧化硅0.05‑0.5g以及去离子水,其中磷酸浓度为85%,硝酸浓度为65%,首先配制磷酸二氢锌液体,然后配制硝酸钙液体,最后将磷酸二氢锌液体和硝酸钙液体混合,得到无色且混合均匀的磷化液,本发明配制了一种磷化液,无添加易挥发的亚硝酸盐等促进剂,也不含镍,铬等重金属离子,对环境环保无污染;磷化后的线材晶粒致密,膜层较厚,经多模具减径拉拔不同线材后,膜层厚度依然可达到要求。在磷化过程中,成膜速度快,磷化时间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丝磷化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解磷化液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线材经电解磷化工艺处理前需经过前处理。前处理工艺为酸洗,退火线需要经盐酸或其它清洗剂处理,将表面的氧化皮和铁锈处理干净,处理后的线材表面光滑,且需无氧化皮的残留。酸洗过程中需注意,酸洗不可过度,否则退火线表面会被酸腐蚀过度,从而影响电解磷化成膜效果。
目前市场上的普通磷化液沉渣较多,沉渣需要定期清理,且沉渣还需要单独委外处理,给客户增加了大量的经济成本。电解磷化的原理与普通磷化不同,通过电解磷化的方式,线材在磷化过程中不产生沉渣,因此电解磷化是目前客户比较喜欢的一种磷化方式。
但目前对电解磷化的研究还不太成熟,电解磷化过程中存在电解磷化膜重较低;磷化时间长,效率低;磷化液中含有易挥发的物质,对环境不环保;磷化后线材拉拔变形量小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配制了一种电解磷化液,能够加快磷化速度和提高磷化后的膜层厚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解磷化液的配制方法,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磷酸28-38g、氧化锌6-15g、硝酸26-38g、氧化钙3-5g、有机酸0.3-3g、纳米二氧化硅0.05-0.5g以及去离子水17.45-36.35g,其中磷酸浓度为85%,硝酸浓度为65%;配制如下列步骤:
S1:配制硝酸锌和磷酸二氢锌液体;
S2:配制硝酸钙液体;
S3:将磷酸二氢锌液体和硝酸钙液体混合,得到无色且混合均匀的磷化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磷酸二氢锌液体配制如下:
步骤一:在容器中加入去离子水8-20g;
步骤二:加入氧化锌6-15g,搅拌使溶液调成糊状;
步骤三:向容器中加入硝酸10-20g,反应放热明显,温度升至70-80℃,在此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30min,使产物生成硝酸锌;
步骤四:再向此容器中加入磷酸28-38g,磁力搅拌20-30min,反应温度为50-60℃,这时溶液中多余的氧化锌和磷酸生成磷酸二氢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硝酸钙液体配制如下:
步骤一:取另一个容器,先加入去离子水6-15g;
步骤二:加入氧化钙3-5g,搅拌使溶液调成糊状;
步骤三:加入适量硝酸8-22g,容器温度升高至65-75℃,使用磁力搅拌器搅拌25-30min,使二者充分反应,生成硝酸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解磷化液的配制如下:
步骤一:将磷酸二氢锌液体缓慢加入至硝酸钙液体的容器中,磁力搅拌10-15min,使容器内溶液混合均匀;
步骤二:继续添加有机酸0.3-3g,磁力搅拌10-30min,使有机酸充分溶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颖兴新材料(广东)有限公司,未经颖兴新材料(广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20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