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复合夹层提高纳米发电机电性能的摩擦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3315.4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5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郝喜红;张嘉汉;赵烨;孙宁宁;李雍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J7/04;C08L79/08;C08K3/24;H02N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张亚伟 |
地址: | 014010 内蒙古自治区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复合 夹层 提高 纳米 发电 机电 性能 摩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复合夹层提高纳米发电机电性能的摩擦层及其制备方法,引入的介电夹层使得聚酰亚胺的储存电荷能力与铁电材料产生剩余极化的能力耦合到一起,有效提高了所得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与不含有聚酰亚胺@钛酸铋钠‑钛酸锶复合夹层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是其3.20倍;与仅含有聚酰亚胺(PI)夹层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是其2.14倍;与含过量聚酰亚胺@钛酸铋钠‑钛酸锶复合夹层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是其1.38倍;本发明有助于发展和建设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理论系统,提供了简单和新颖的方式来实现高的输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纳米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复合夹层提高纳米发电机电性能的摩擦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年间,摩擦纳米发电机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摩擦纳米发电机将摩擦生电与静电感应效应耦合到一起,能够将复杂环境中的低频机械能直接转变为电能,再经过整流电路或储能电路后能够驱动微型电子器件,基于上述优势,摩擦纳米发电机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电子皮肤、生物医疗等领域;因此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至关重要。
大量工作表明夹层结构的存在可有效提高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比如,2017年发表在《NanoEnergy》第38卷,第467–476页的论文指出,聚酰亚胺夹层可作电荷存储层,有效提高相应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此外,2017年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第8卷,第88期的论文指出,采用铁电材料作为夹层可以有效将铁电材料产生的剩余极化与摩擦层表面的静电荷耦合到一起;然而,对于摩擦电纳米发电机的继续前景而言,目前的研究工作还是存在许多不足,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电性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引入介电夹层并进一步结合聚酰亚胺的储能效果与铁电材料的剩余极化产生的束缚电荷将是很好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发了一种利用复合夹层提高纳米发电机电性能的摩擦层,所制得的摩擦层由聚酰亚胺@钛酸铋钠-钛酸锶复合夹层及聚偏氟乙烯层组成;复合夹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聚偏氟乙烯层的厚度为10μm~200μm;引入的介电夹层使得聚酰亚胺的储存电荷能力与铁电材料产生剩余极化的能力耦合到一起,有效提高了所得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输出性能;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该种摩擦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便于该摩擦层的应用推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复合夹层提高纳米发电机电性能的摩擦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摩擦层由聚酰亚胺@钛酸铋钠-钛酸锶复合夹层及聚偏氟乙烯层组成;所述的复合夹层的厚度为10μm~50μm,所述的聚偏氟乙烯层的厚度为10μm~200μm。
上述利用复合夹层提高纳米发电机电性能的摩擦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1g二氨基二苯醚及1.09g均苯四甲酸酐溶解于25ml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钛酸铋钠-钛酸锶微米陶瓷颗粒,搅拌12h,得到含有钛酸铋钠-钛酸锶陶瓷颗粒及聚酰亚胺前驱体的固液混合物;
2)将步骤1)所得固液混合物进行静电雾化,施加电压为10kV~20kV,接收距离为8cm,得到复合膜前驱体;
3)将步骤2)所得复合膜前驱体在60MPa及80℃下热压2h,在100℃保温1h,在150℃保温1h,在200℃保温2h,在250℃保温2h,最后在300℃保温2h,得到聚酰亚胺@钛酸铋钠-钛酸锶复合夹层;
4)在步骤3)所得复合夹层上采用静电纺丝法镀一层聚偏氟乙烯膜,纺丝距离为8cm,纺丝电压为12.5kV,得到具有复合夹层的摩擦层。
更具体的,在所述聚酰亚胺@钛酸铋钠-钛酸锶复合夹层中钛酸铋钠-钛酸锶的质量分数在50%到6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33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内沟槽盖板现场预制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筋分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