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及该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3502.2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9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包玮;王虔虔;高霖;丁浩;包琦;郑智如;徐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5/00;C04B7/5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粒径 控制系统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系统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料床粉碎单元、分级单元、细磨单元以及混合单元;
所述料床粉碎单元用于将初始原料粉碎成物料颗粒后输送至分级单元;
所述分级单元用于将物料颗粒分级成具有不同粒径区间分布的颗粒组,分级后具有不同粒径分布的颗粒组包括有细径区间颗粒、中径区间颗粒和粗径区间颗粒,所述中径区间颗粒通过细磨单元研磨出具有平均粒径小于细径区间颗粒的微径区间颗粒;
所述混合单元用于混合微径区间颗粒和细径区间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床粉碎单元与分级单元双向连接,该所述分级单元用于将粗径区间颗粒分选至料床粉碎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床粉碎单元包括有辊压机或立式磨或贝塔磨或滚筒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单元设置为多分级装置,该多分级装置用于实现至少三种粒径区间的分级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单元包括有三分离选粉机、V型分级机、下进风二分离选粉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所述料床粉碎单元通过原料易磨性差异将初始原料粉碎加工成具有不同粒径分布的物料颗粒;
步骤二:所述分级单元将经料床粉碎单元粉碎后的物料颗粒分级成具有不同粒径区间分布的颗粒组,不同的颗粒组根据其粒径区间差异分别输送至不同的预设处理单元,所述预设处理单元包括有料床粉碎单元、细磨单元和混合单元;
步骤三:所述细磨单元将进入该单元的颗粒加工成具有预设区间粒径分布的微径区间颗粒;
步骤四:将从分级单元输送至混合单元的物料颗粒与微径区间颗粒混合,并制得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至步骤四中,所述的分级单元将物料颗粒分级成具有不同粒径区间分布的颗粒组,该颗粒组包括有细径区间颗粒、中径区间颗粒以及粗径区间颗粒,所述细径区间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中径区间颗粒的平均粒径,所述中径区间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粗径区间颗粒的平均粒径;其中,所述的细径区间颗粒输送至混合单元,所述中径区间颗粒输送至细磨单元并加工成微径区间颗粒,该微径区间颗粒的平均粒径小于细径区间颗粒的平均粒径,将所述的细径区间颗粒通过混合单元与微径区间颗粒混合并制得成品,所述的粗径区间颗粒输送至料床粉碎单元并重新加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初始原料包括有新添加原料以及分级单元输送的粗径区间颗粒,该初始原料中包括有至少两种原料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颗粒在经过分级单元分级后,位于各个不同粒径区间分布的颗粒组中均具有因易磨性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组分颗粒的差异化占比量。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粉粒组分和粒径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细磨单元粉碎加工出的微径区间颗粒中包括有因易磨性差异而产生的不同组分颗粒的差异化占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材(合肥)粉体科技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35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