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控制分时段水样采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3695.1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4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顷宏利;李大成;黄文波;范国福;龚兰强;高朝荣;安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韩炜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控制 时段 水样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控制分时段水样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口连接管(26),进水口连接管(26)的一端伸入排水管中,另一端分别连接微型水泵(18)和微型加压器(17)、微型水泵(18)和出水口连接管(19)连接,出水口连接管(19)连接多岔口管(21),多岔口管(21)上设有电磁阀(22),多岔口管(21)的出水口对准采样瓶(24)瓶口。本发明可以根据设置好的抽水时间、流量和间隔时间开始抽水,人工操作少,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将本时段残留在管中的水冲洗到排水沟中,采集瓶内采用浮球结构能够实现各个时段水样采集后的密封,避免采样瓶中的水样蒸发和空气影响水样中水质的浓度,提高水样采集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控制分时段水样采集装置,属于水环境监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环境治理是当今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环境治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则是水环境监测,根据水样中氮磷浓度等指标来判定水质的好坏,因此水样的采集则成为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当前国内水样采集大多是采用落后的人工采集方式,但长期采用人工采集的方式,人力成本较高,在样本采集的及时性、准确性方面难以保证,并且若取样地点较远或存在危险因素时,不易采取人工采集的方式。因此发展自动采集水样的设备是大势所趋。此外,为研究水质变化过程,需要进行分时段采集水样,即将不同时段的水样采集到不同的采样瓶中。例如在农业种植区实施了田间工程、生态塘堰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通常以降雨时排水的水质变化来分析治理效果,因此需要在降雨发生时,及时地采集到总排水沟不同时段的多个水样。此外,当前水文水质模型研究时也需要在降雨发生时及时采集到水样,对于大江大河有水文站进行采样监测,但对于中小型河湖则没有水文站。因此,发展一种全自动的分时段水样采集设备是十分有意义的,并且将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
目前出现了一些分时段采集装置,例如发明专利“一种分时自动水样采集器(CN106546452B)”,该采样器能够分时段采集到水样,但其在降雨发生并不能够自发启动进行采样,不能解决降雨发生及时采样的问题,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分时段雨样采集装置(CN201410651845)”虽能够根据降雨发生自动进行分时段采样,但其主要是用于降雨收集的装置,并且其采用的分时结构主要是靠步进电机实现,这种方式难以有效精确控制转动幅度。此外,当采样瓶采集完水样时,若不进行密封,存放时间较久发生蒸发或空气会影响水样中水质的浓度,当前已有设备很少考虑到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控制分时段水样采集装置。该装置同时解决自动采集、降雨时采集的及时性以及水样密封保存等问题,具有人工操作少,降低管理成本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全自动控制分时段水样采集装置,包括进水口连接管,进水口连接管的一端伸入排水管中,另一端分别连接微型水泵和微型加压器、微型水泵和出水口连接管连接,出水口连接管连接多岔口管,多岔口管上设有电磁阀,多岔口管的出水口对准采样瓶瓶口。
前述的全自动控制分时段水样采集装置,所述微型水泵连接微型水泵控制器,微型加压器连接微型加压器控制器;微型水泵控制器、微型加压器控制器和电磁阀连接MCU控制器,MCU控制器分别和PLC控制器、通讯模块和供电模块连接。
前述的全自动控制分时段水样采集装置,所述MCU控制器与雨水传感器通过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供电模块与太阳能板通过第二连接线连接。
前述的全自动控制分时段水样采集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容纳箱,容纳箱分为上下两层;容纳箱箱体上设有箱门、第一门扣、第二门扣、容纳箱内置物台、第一孔洞、第二孔洞、第三孔洞和第四孔洞。
前述的全自动控制分时段水样采集装置,所述多岔口管分出2个以上出水管,每个出水管上安装有电磁阀,多岔口管安装在岔口管固定托盘上,岔口管固定托盘底部设有托盘底座,托盘底座周围放置采样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36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