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侧通知区域的更新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3842.5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6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龙;张晨璐;岳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8 | 分类号: | H04W48/18;H04W60/04;H04W68/00;H04W74/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通知 区域 更新 方法 相关 设备 系统 | ||
1.一种网络侧通知区域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终端发起随机接入,并向网络侧设备发送消息3,所述消息3包括网络侧通知区域更新请求信息,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无线接入网RAN侧设备,所述网络侧通知区域为RAN通知区域;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并根据接收到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更新自身保存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
其中,所述网络侧通知区域更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标识、数据标志、更新类型信息和所述用户终端保存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数据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存在上行数据或信令需要发送,所述更新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发起的网络侧通知区域更新的触发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包括小区标识的列表或者网络侧通知区域标识的列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终端发起随机接入,包括:
所述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当所述寻呼消息中包含网络侧通知区域列表更新字段时,发起随机接入;
或者,
所述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终端从原小区移动到目标小区,读取所述目标小区的网络侧通知区域标识,当所述目标小区的网络侧通知区域标识没有包含在所述用户终端保存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中时,发起随机接入;
或者,
所述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终端每隔预设时长,发起随机接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消息4,所述消息4包括所述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4还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的标识包括: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临时移动台标识符S-TMSI、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或者新定义终端标识,所述新定义终端标识由网络侧设备分配,且在网络侧配置给所述用户终端的网络侧通知区域内具有唯一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定义终端标识随所述用户终端的网络侧通知区域的更新而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终端检测接收到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与所述用户终端保存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是否相同;
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更新自身保存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包括:
若所述接收到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与所述用户终端保存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不同,则将所述用户终端保存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更新为所述接收到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
9.一种网络侧通知区域的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接收处于非激活状态的用户终端发送的消息3,所述消息3包括网络侧通知区域更新请求信息,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无线接入网RAN侧设备,所述网络侧通知区域为RAN通知区域;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更新自身保存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
其中,所述网络侧通知区域更新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用户终端的标识、数据标志、更新类型信息和所述用户终端保存的网络侧通知区域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其中,所述数据标志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是否存在上行数据或信令需要发送,所述更新类型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发起的网络侧通知区域更新的触发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38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