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体输送饱和水脱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3950.2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1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0/00;B01D53/26;F17D1/02;F17D3/14;F25D15/00;F25D17/02;A62C4/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王海栋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航天产***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输送 饱和 脱除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输送饱和水脱除装置,包括包括控制柜和吸热冷却器,控制柜通过电连接控制冷却循环管路和脱水管路运行;冷却循环管路上还设置有冷水机组、冷水水箱、循环水泵、过滤器和手动闸阀;脱水管路还设置有旋风脱水器、阻火器和气体除尘器;还包括自动排水器,自动排水器通过管路分别与气体除尘器、旋风脱水器和吸热冷却器连接;本发明针对水的饱和度随温度的差别,采用冷水机组吸收气体热量,降低气体温度,并设置游离水脱除装置,从而保证脱水效果,进行全流程的脱除,并可整体吊装,且移动灵活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传输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体输送饱和水脱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能源与环境的重视,利用废气(瓦斯、沼气、工业尾气)等进行发电成为一种趋势,燃气发电机组得到较大的发展。而在气体输送过程中由于安全、工艺等方面要求,气体中常含有大量游离水,当气体温度较高(>40℃)时,气体中含有大量的饱和水蒸汽,游离水脱除装置无法脱出。含有大量饱和水蒸汽的气体进入机组后,经增压器加压后温度能升到170℃左右,随后混合气进入中冷器温度降到(35℃-40℃)此时混合气中的饱和水大量析出,对机组的运行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气体输送饱和水脱除装置,针对水的饱和度随温度的差别,采用冷水机组吸收气体热量,降低气体温度,并设置游离水脱除装置,从而保证脱水效果,进行全流程的脱除,并可整体吊装,且移动灵活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气体输送饱和水脱除装置包括冷却循环管路和脱水管路,还包括控制柜和吸热冷却器,控制柜通过电连接控制冷却循环管路和脱水管路运行;冷却循环管路上还设置有冷水机组、冷水水箱、循环水泵、过滤器和手动闸阀;脱水管路还设置有旋风脱水器、阻火器和气体除尘器;还包括自动排水器,自动排水器通过管路分别与气体除尘器、旋风脱水器和吸热冷却器连接;冷却循环管路内的水进入吸热冷却器吸收输送气体热量后通过冷水机组冷却,冷却后的水通过循环水泵、过滤器和手动闸阀再次进入吸热冷却器吸收输送气体热量形成循环;脱水管路内的输送气体通过吸热冷却器冷却后通过气体除尘器、阻火器和旋风脱水器处理后排出;气体除尘器、旋风脱水器和吸热冷却器脱除的水分通过自动排水器排出脱水管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整体吊装的撬装底盘,冷却循环管路和脱水管路连接有吸热冷却器且一起固定设置在撬装底盘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吸热冷却器立式布置,吸热冷却器还包括粗脱水器、换热器、出气腔和散热管;粗脱水器布置在吸热冷却器底部且内部填充鲍尔环,粗脱水器用以脱除大的液滴;换热器为管壳式加散热片结构;散热管用于冷水通过且散热管内流程为2程结构,散热管为铜或不锈钢。出气腔用于气体通过,气体冷却形成的游离水沿腔壁回流到自动排水器排出。
更进一步的,自动排水器为防止气体泄漏的水封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柜采集脱水管路内气体的温度和压力,控制柜通过电连接控制冷水机组和循环水泵。
更进一步的,所述冷水机组为容积式风冷冷水机组。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体除尘器内置滤芯为憎水性滤芯。
更进一步的,冷却循环管路和冷水水箱外壁包覆有海绵和镀锌板。
采用本发明的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吸热装置、旋风脱水、阻火器、气体除尘器、冷水水箱、冷却循环管路等集成布置在撬装底盘上,模块化设计,安装、移动方便。
2、针对温度对水饱和度的影响,设置吸热装置,该装置分粗脱水、换热器、出气腔三部分,可有效脱除饱和水及析出的游离水。
3、设置旋风脱水、气体除尘器,进一步脱除水分及灰尘。
4、设置阻火器,具有防爆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科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39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