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地下空间的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4229.5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6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承明;王志伟;何国松;毛锦峰;胡久明;房福岭;夏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02D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地下 空间 抗浮锚杆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应用于地下空间的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设置施工基面(2);
步骤S2,在施工基面(2)上绑扎第一层底板(3)的钢筋,构成第一层钢筋架(31)时,先对照锚杆(1)位置点放置锚杆定位件(5)和基准角铁(51),进行第一层钢筋架(31)的底层纵向钢筋的铺设,在锚杆(1)位置点处设置两折弯方向相对的基准角铁(51),点焊定位基准角铁(51)和第一层钢筋架(31)的底层纵向钢筋,在两基准角铁(51)之间卡合锚杆定位件(5),实现第一层钢筋架(31)上预埋锚杆定位件(5);
进行第一层钢筋架(31)的底层横向钢筋的铺设,进行第一层钢筋架(31)的底层横向钢筋和底层纵向钢筋的绑扎,校验锚杆定位件(5)的垂直度,调整基准角铁(51)的位置并点焊定位底层第一层钢筋架(31)的横向钢筋和基准角铁(51);
进而进行第一层钢筋架(31)的面筋绑扎施工,构成第一层钢筋架(31),校验锚杆定位件(5)的垂直度,,最终焊接固定整个第一层钢筋架(31)和两基准角铁(51);
步骤S3,混凝土浇筑第一层底板(3);
步骤S4,通过钻机在锚杆(1)设置点设置竖向锚孔(7),锚孔(7)竖向横跨第一层底板(3)、施工基面(2)以及土层(21),锚孔(7)竖向贯穿锚杆定位件(5);
步骤S5,将锚杆(1)插入锚孔(7)内,注浆施工并设置端头锚具(11);
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对锚杆(1)所在的锚固点进行防水加固,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包封锚杆(1)顶端、端头锚具(11)、基准角铁(51)以及锚杆定位件(5),微膨胀混凝土完全干透后,在微膨胀混凝土包封表面涂刷防水涂料,待防水涂料完全干透后,防水加固工作完成;
步骤S7,绑扎第二层底板(4)的钢筋,构成第二层钢筋架(41);
步骤S8,混凝土浇筑第二层底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地下空间的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基准角铁(51)与锚杆定位件(5)过盈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地下空间的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包封前,采用自修复混凝土包封锚杆定位件(5)和基准角铁(51)的接缝处。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地下空间的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定位件(5)采用加气块制成,所述锚杆定位件(5)呈立方体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地下空间的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底板(3)、基准角铁(51)以及锚杆定位件(5)的高度顺次递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地下空间的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定位件(5)与第一层底板(3)之间的高度差和第二层底板(4)的高度之比为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地下空间的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底板(3)与第二层底板(4)的高度比为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邗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42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摆盘机
- 下一篇:文丘里辅助呼吸装置、气流流通方法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