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丘里辅助呼吸装置、气流流通方法及口罩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4360.1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7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利 |
主分类号: | A41D27/28 | 分类号: | A41D27/28;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李小波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丘里 辅助 呼吸 装置 气流 流通 方法 口罩 | ||
本发明涉及医疗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文丘里辅助呼吸装置及口罩,包括:呼气收集腔、文丘里呼气组件、导管和罩面连接件。呼气收集腔,设置在口鼻呼气正下方,呼气收集腔与文丘里呼气组件连接,导管与文丘里呼气组件连接,文丘里呼气组件通过罩面连接件与罩面固定。此产品解决了人体佩戴一般自吸式口罩时呼吸困难、憋闷感强烈、罩面吸气阻力过大造成侧面进风等问题,以及省去了电池等供能部件,减轻配重,解决电动口罩在佩戴时结构复杂、佩戴重量较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文丘里辅助呼吸装置、气流流通方法及口罩。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多数口罩在使用时直接罩与面部,具有以下缺点:1)自吸过滤式口罩因防护作用明显,佩戴简单,但在病人发生哮喘、鼻炎等呼吸疾病及强烈的运动时会用口腔辅助呼吸,但是很可能仍然会无法克服滤材阻力呼吸而满足呼吸功能,造成呼吸困难,憋闷感强烈,降低了呼吸的顺畅性;2)过滤性口罩一般侧边上都会一定程度的漏风,而漏风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呼吸阻力过大,侧面进风比通过过滤材料进风更顺畅些,而人在呼吸的过程中,侧边进入了空气就不能够完全去杜绝病毒的感染。
为了解决憋闷感问题,目前大部分口罩生产局限在将呼吸设备制成全身穿戴设备,将过滤装置安装在帽兜、穿戴衣等部位,利用风箱、电扇等装置为口鼻供风,虽然解决了呼吸憋闷的问题,但是穿戴不方便,外带设备过多影响人体活动。专利号为″CN 106913970A″,名称为″一种帽式空气净化装置″的专利、专利号为″CN 105816972 A″,名称为″可穿戴式空气净化器″的专利、专利号为″CN 106924898 A″,名称为″一种集成于服装的可穿戴空气净化系统″的专利等均将供风过滤系统穿戴在服装上,存在体积过大佩戴不便、续航性能差的问题。例如申请号为″CN201910855296.8″的专利所发明的主动呼吸式空气净化衣,将射流下沉气体隔离技术与空气净化技术相结合,实现主动呼吸与空气净化功能,但是外衣穿戴不方便;申请号为″201910942554.6″的专利所发明的穿戴式无电送风口罩装置,送风系统包括集成在穿戴者前胸的胸披座上的风箱装置和联动装置,将肢体运动产生的拉力由软轴传送给联动装置,驱动风箱装置送风。这样的全身穿戴送风系统限制了全身活动,穿戴行动不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辅助呼吸的装置及口罩解决了佩戴一般口罩时呼吸困难、罩面吸气阻力过大、憋闷感强烈的问题。将辅助呼吸的装置置于口罩结构体外,在无特殊情况下省去了电池等供能部件,减轻配重,解决电动口罩在佩戴时结构复杂、佩戴重量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人的鼻腔被罩在口罩内,呼气动作时依靠肺的吐气推动力推动气流从鼻腔喷出,并且依靠这股动力推动口罩内的气流穿过罩面,从而排出体内。由于呼气动力的原因和罩面阻挡,这股气流并非完全径直穿过罩面,而是遇到罩面后四散逃逸,相当一部分气流从罩面密封不太严密的四周,即两侧脸颊周边逸出。如果从罩面上部逸出,则形成哈气笼罩眼镜,影响视力。并且呼气的末尾阶段由于气流的冲力减弱,呼气的气流压强不足以穿透罩面时,相当一部分呼出气体会残留在罩面内。当短暂的呼吸间隔(屏气阶段,时间不超过1秒)过后,吸气动作开始时,人体肺叶扩张,从鼻翼四周吸气,而首先吸入的气体应是罩面内呼气阶段未排尽的残留气体,当这些残留气体被吸入鼻腔内,之后,随着吸气动作的持续,罩面内的气压逐渐小于罩面外气压后,人体依靠罩面内外的气压差吸入新鲜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利,未经张晓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43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