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检测仪光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4507.7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1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雪;韩波;王传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33 |
代理公司: | 青岛泽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7 | 代理人: | 姚继伟;邵桂礼 |
地址: | 26610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检测 仪光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检测仪光池,它包括壳体,光源,与光源光路导通的光通道,置于光通道末端的紫外光探测器,第一通光片、第二通光片,还包括置于壳体上的进气管以及出气管,以及置于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的气路通道,其中所述光通道和气路通道均为置于壳体内的密封通道,且所述光通道包括N+1个通光通气管和N个能使光路产生错位反射180°的光学装置;所述气路通道包括与所述光通道共用的N+1个通光通气管,以及N个与相邻两个通光通气管气路导通的气路通槽;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光源为发射波长覆盖253.7nm的任意光源,所述第一通光片和所述第二通光片中至少第一通光片为紫外光滤光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臭氧检测仪,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臭氧检测仪光池。
背景技术
臭氧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特殊气体,具有强氧化性。环境空气持续含有的较高浓度臭氧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且会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与烃类和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使空气质量恶化,因此对环境空气中的臭氧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臭氧的检测方法有:碘量法、比色法、紫外光度法、点位法和电量法。其中基于紫外光度法的臭氧检测仪因具有无毒、无腐蚀性,响应速度快且可连续在线测量等优点,日益发展成为大气臭氧浓度检测的主流方法。但是,目前国内基于紫外光度法的主流臭氧检测仪主要采用长光程原理,光池体积较大,因而导致臭氧检测仪体积较大,笨重,携带不便,大大影响了该类型臭氧检测仪的推广和使用,因此如何研发一种小型化臭氧检测仪光池,从而实现缩小该类型臭氧检测仪体积的目的成了业内技术人员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臭氧检测仪光池,它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检测仪光池,它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光源,与光源光路导通的光通道,置于光通道末端的紫外光探测器,置于光源和光通道首端之间的第一通光片以及置于光通道末端和紫外光探测器之间的第二通光片,还包括置于壳体上的与所述光通道首端气路导通的进气管以及置于壳体上的与所述光通道末端气路导通的出气管,以及置于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的气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通道和气路通道均为置于壳体内的密封通道,且所述光通道包括N+1个通光通气管和N个能使光路产生错位反射180°的光学装置;所述气路通道包括与所述光通道共用的N+1个通光通气管,以及N个与相邻两个通光通气管气路导通的气路通槽;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光源为发射波长覆盖253.7nm的任意光源,所述第一通光片和所述第二通光片中至少第一通光片为紫外光滤光片。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是:
所述能使光路产生错位反射180°的光学装置为直角棱镜,所述直角棱镜的斜面与所述通光通气管光路气路走向垂直,直角棱镜的斜面上涂有UV增透膜,且所述气路通槽置于直角棱镜斜面和相邻两个通光通气管之间。
所述直角棱镜两直角面的交线位于相邻两通光通气管的正中间位置。
所述气路通槽为矩形槽,矩形槽四周倒角处理或倒圆角处理。
还包括置于壳体内的所述光通道和气路通道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在壳体内壁上的直角棱镜固定座、置于直角棱镜固定座内的直角棱镜定位件以及密封压盖,其中直角棱镜定位件采用聚四氟材质。
所述直角棱镜固定座中与气体接触部分涂敷有特氟龙。
所述通光通气管为外部镀反射膜的石英管。
所述光源为汞灯或LED光源,且所述光源周边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片。
所述紫外光滤光片为紫外石英光学玻璃。
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底部上的带安装孔的光池支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众瑞智能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45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具有钝化薄膜的玻璃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缓冲铰链快速拆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