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聚糖基神经纤维膜及制备方法、神经导管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5408.0 | 申请日: | 202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2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丽;刘缘;王静;潘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20 | 分类号: | A61L27/20;A61L27/54;A61L27/58;D04H1/4326;D04H1/728;D04H1/7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何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糖 神经纤维 制备 方法 神经 导管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神经组织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壳聚糖基神经纤维膜及制备方法、神经导管和应用。所述壳聚糖基神经纤维膜由若干取向排列的复合纳米纤维形成;每根复合纳米纤维均为芯壳结构,其壳层中包含可降解功能材料、亲水官能团修饰的碳纳米管、枸杞多糖、以及壳聚糖和/或壳聚糖衍生物,其芯层中包含神经生长因子和稳定剂。本发明的壳聚糖基神经纤维膜由于具有取向排列良好、机械性能良好、生物响应性高,降解时壳聚糖和/或壳聚糖衍生物水解产物和自身所带氨基的碱性可有效的中和降解物呈现的弱酸性,避免酸性降解物对周围环境、组织的影响等特性,因而可以应用于人体、动物体的神经修复、再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神经组织工程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聚糖基神经纤维膜及制备方法、神经导管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外科手术中,临床上经常利用组织修复膜对组织和器官进行修复。这就需要组织修复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一定的强度、便于细胞粘附和生长等等。
在众多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周围神经缺损,其往往会导致患者相应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因而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一直是临床和神经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的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有端端缝合、自体或异体的神经移植等。其中,自体神经移植是利用自身次要神经的移植来桥接修复神经缺损,但是自体神经移植有供体来源有限等诸多的不足和局限性,这极大的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而异体神经移植往往存在免疫排斥反应,会很大程度的制约神经功能的恢复。这样的现状使得截至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在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
众所周知,理想的治疗手段需要考虑到能够较好的恢复神经受损的神经组织、不造成新的组织损伤并能恢复其原有功能等多方面。尽管人工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已经迅速发展,但是现有的神经支架的临床恢复效果对于修复长的神经缺损的效果并不如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通过电纺丝技术,可以获得具有纳米结构的模仿天然细胞外基质生物支架材料,这种具有纳米结构的模仿天然细胞外基质生物支架材料由于具有神经导管所要求的特质和优点,因而可以有效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同时可以不再需要取自体神经进行移植。但是,用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不可降解型神经导管常常容易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并压迫神经,进而影响神经轴突的再生,而且这种神经导管需要再次手术将其移植,而这又会导致患者疼痛和加剧损伤。
壳聚糖(英文chitosan,简称CS)、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英文简称PLGA)、胶原等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对人体无毒等特性而被广泛研究作组织工程用材料。
但是,经过研究发现,单纯的壳聚糖制备的神经导管机械性能较差,机械性能差不利于外科手术操作。而PLGA由于是乳酸和羟基乙酸的共聚物,其属于无定形的生物降解聚酯,降解产生的降解物有弱酸性,可能会对局部机体产生刺激进而引发局部炎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神经导管存在的机械性能差、降解物容易刺激机体引发局部炎症而不利于神经修复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壳聚糖基神经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由壳聚糖基神经纤维膜制成的神经导管和该神经导管的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壳聚糖基神经纤维膜,所述壳聚糖基神经纤维膜由若干取向排列的复合纳米纤维形成;每根所述复合纳米纤维呈现芯壳状结构;
以所述复合纳米纤维的质量含量为100.0000%计,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复合纳米纤维的壳层材料包含所述可降解功能材料、官能团修饰的碳纳米管、枸杞多糖、以及壳聚糖和/或壳聚糖衍生物;
所述复合纳米纤维的芯层材料包含神经生长因子和稳定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5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进行温控的茶树培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微丝表面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