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gNWs@Si@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及采用其的锂离子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5558.1 | 申请日: | 2020-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4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魏剑;秦葱敏;庞欣;乔师帅;陈甜甜;张雪萍;姜超;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gnws si go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制备 采用 | ||
本发明涉及AgNWs@Si@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及采用其的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的AgNWs@Si@GO复合负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外壳两部分,内核为AgNWs,外壳为Si@GO复合体,Si@GO复合体包覆于AgNWs内核,一方面降低比表面积,另一方面防止硅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不稳定的SEI膜,提高首次充放电效率。采用本发明的AgNWs@Si@GO复合负极材料制得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比容量高、首次效率高、循环性能佳等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技术领域,涉及Si/C类复合负极材料及制备,特别涉及一种AgNWs@Si@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及采用其的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中,要求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而负极又是组成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化的负极材料主要以石墨材料为主,但是其克容量偏低限制了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核壳型Si/C类复合负极材料以其克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应用于高比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等领域,但其体积膨胀率较高,导电性较差,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目前降低硅材料膨胀的主要措施有:(1)在硅材料表面包覆碳层,降低其膨胀率;(2)制备多孔结构的Si/C类复合材料缓解硅的体积膨胀;(3)包覆膨胀率低、导电性好的材料,如氧化石墨烯(GO)、碳纳米管(CNTs)等材料,以降低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虽然上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硅的体积膨胀,但效果并不明显,与循环性能好的碳基材料相比,膨胀率仍然偏高,使得其难以广泛应用。
专利号为201210404007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负极材料为核壳结构,包括核体和依次包覆于核体的中间层及最外层,所述核体为纳米硅,所述中间层为无定型碳,所述最外层为一维纳米碳材料,但是该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膨胀率较高,致使其导电率、循环性能等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专利号为201710356888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孔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是先由铁硅合金经过机械球磨和酸刻蚀得到多孔硅,然后与有机碳源通过喷雾造球工艺复合后,再在高温下碳化得到的。虽然该材料的容量、首次库伦效率及其循环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效果不明显,同时由于造孔造成其材料的振实密度变低以及电子导电性偏差,进而影响材料的能量密度的提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AgNWs@Si@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制备及采用其的锂离子电池,该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振实密度和电导率,因此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AgNWs@Si@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包括内核和外壳两部分,内核为银纳米线(AgNWs),外壳为Si@GO复合体,其中,Si完全包覆于银纳米线上,GO部分包覆于Si层上。
所述银纳米线的质量为负极材料质量的20~30%。
所述外壳中Si、GO的质量比为1:1,所述外壳厚度为80nm,所述内核的直径为40~100nm。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AgNWs@Si@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PVP、AgNO3和FeCl3·6H2O通过多元醇法制备银纳米线,银纳米线具有导电率高的特点,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
步骤2),在所得银纳米线表面,通过TEOS水解原理进行二氧化硅层的包覆,得到AgNWs@SiO2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55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铝合金型材生产的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KN95口罩高效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