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氮化碳/钒酸铕Z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6217.6 | 申请日: | 202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李蓉;冯广卫;夏明燕;王丽;冉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22 | 分类号: | B01J23/22;B01J27/24;B01J35/00;C02F1/30;C02F101/38;C02F101/34;C02F103/3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龙;李亮 |
地址: | 550001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氮化 钒酸铕 光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多孔氮化碳/钒酸铕Z型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氮化碳/钒酸铕Z型光催化剂是以微米级多孔片层状石墨相氮化碳为载体,所述多孔石墨相氮化碳表面修饰有钒酸铕纳米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氮化碳/钒酸铕Z型光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氮化碳/钒酸铕Z型光催化剂中多孔石墨相氮化碳与钒酸铕的质量比为100:1~100:30。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氮化碳/钒酸铕Z型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二氰二胺与氯化铵混合超声溶于乙醇中,冷冻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煅烧,冷却至室温,研钵研磨成粉末,得到多孔石墨相氮化碳;
步骤二,将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粉末、六水硝酸铕和偏钒酸铵超声分散于乙醇中,冷冻干燥,得到光催化剂前驱体混合物,马弗炉中煅烧得到多孔氮化碳/钒酸铕Z型光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二氰二胺与氯化铵质量比为1:2~2:1;所述乙醇用量根据二氰二胺与氯化铵混合物质量,配置成固体物质浓度为4%~25%的溶液;所述超声溶解的时间为1~3h;所述冷冻干燥时间为16~36h;所述煅烧温度为500~600℃,煅烧时间为2~4h;所述研磨时间为15~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多孔石墨相氮化碳粉末、六水硝酸铕和偏钒酸铵质量比为400:7.11:1.86~400:213.3:55.8;所述超声分散时间为1~3h;所述冷冻干燥时间为16~36h;所述煅烧温度为450~550℃,煅烧时间为2~4h;所述研磨时间为15~30min。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六水硝酸铕和偏钒酸铵的摩尔比为5:1~1:5。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多孔氮化碳/钒酸铕Z型光催化剂光催化去除水体中的抗生素,包括以下步骤:将多孔氮化碳/钒酸铕Z型光催化剂在避光条件下与抗生素水溶液混合、搅拌,达到吸附平衡后进行光催化反应,一定时间后取出一定体积的溶液,离心分离除去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吸光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氮化碳/钒酸铕Z型光催化剂光催与抗生素水溶液比例为50~100mg:100mL;所述抗生素为左氧氟沙星、盐酸土霉素、盐酸四环素;所述抗生素水溶液浓度为1mg/L~40mg/L。
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避光搅拌时间为60~120min;所述光催化反应的光源为40W白光LED灯;所述光催化反应的温度为20~30℃;所述光催化反应的时间为30~240min;所述取样时间间隔为5~10min,取样体积为5mL;所述离心分离条件为5000rpm离心10min;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波长为353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未经贵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62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