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跟随拍摄避障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6418.6 | 申请日: | 202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6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旋海;杭丽君;沈磊;何远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H04N5/225;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跟随 拍摄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跟随拍摄避障系统及方法,系统中摄像头架设在三轴云台上,摄像头对跟随目标进行图像或视频拍摄,对图像做处理后得到跟随目标与三轴云台的距离;第一超声波测距模块设置在三轴云台的航向轴上,第一超声波测距模块随三轴云台的航向轴移动,并始终正对跟随目标,测量跟随目标与三轴云台的距离;云台相机放置于拍摄移动装置上,电机控制智能小车前进与后退;舵机控制智能小车的转向;第二超声波测距模块设置在智能小车的前端,测量障碍物与智能小车的距离。本发明通过采样所得跟随距离、避障事件、App发送的控制指令,联合控制装载AI摄像头的拍摄移动装置停止移动,确保系统实现稳定可靠的避障及停车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领域,涉及一种自动跟随拍摄避障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设备的大众化,消费用户对各类智能电子设备的使用强度与热度越来越高,其中,拍照以及视频录制是当下智能设备中热门的功能,且消费者的使用频率属最高。
现有技术中,人们在创造目标更加灵动、场景切换更灵活的视频素材时,采用的方式无外乎是人工跟拍,即采用遥控无人机航拍或者是手持相机加稳定器跟拍,然而手持稳定器跟拍需要拍摄者投入较大的精力去跟随,包括稳定相机,费神费力;而航拍的追踪强度不够,对于针对式的视频拍摄功能不够强大,且续航能力较差,且这两种跟拍方式都需要两个甚至更多的跟拍者,不符合全智能化自动化的初衷。自动跟随拍摄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方法中的不足,而在自动跟随拍摄过程中通过AI视觉测距算法测量到的距离,在近距离时误差较大,当障碍物或者目标过近时,不足以达到理想的避障效果,可能导致设备与跟随目标或者障碍物发生碰撞。带有云台的自动跟随拍摄系统在与不同的移动载体连接时,面对不同的电机,需保证安全可靠的实现停车功能。带有App控制的自动跟随拍摄系统涉及多种跟随控制模式,需在不同模式下保证可靠有效的避障及停车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跟随拍摄避障系统,包括云台相机和拍摄移动装置,其中,
所述云台相机包括三轴云台、摄像头和第一超声波测距模块,所述摄像头架设在三轴云台上,摄像头对跟随目标进行图像或视频拍摄;所述第一超声波测距模块设置在三轴云台的航向轴上,第一超声波测距模块随三轴云台的航向轴移动,并始终正对跟随目标,测量跟随目标与三轴云台的距离;
所述云台相机放置于所述拍摄移动装置上,拍摄移动装置包括电机、舵机、智能小车和第二超声波测距模块,所述电机控制智能小车前进与后退;所述舵机控制智能小车的转向;所述第二超声波测距模块设置在智能小车的前端,测量障碍物与智能小车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智能小车的底盘上设置有悬挂式避震结构。
优选地,所述电机为高速无刷直流式。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基于ARM-M3/M4内核架构的MCU。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STM32系列或GD32系列微控制芯片。
优选地,所述摄像头测距基于单目测距算法。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跟随拍摄避障方法,采用上述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0,系统启动,获取即时跟随距离,设置预设跟随距离dis_follow发送给云台相机;
S20,超声波测距,判断是否需要避障;
S21,是,则置位避障标志;
S30,否,则根据云台相机测距判断系统距离dis_sys选择超声波测距还是云台相机测距;
S40,判断系统距离dis_sys是否小于停车距离;
S41,是,则置位速度置零标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64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式反光布淋粉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铁路膨胀土路堤结构的构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