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电混搭中心导轮无级变速马达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6536.7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1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民涛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202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电 中心 导轮 无级 变速 马达 总成 | ||
1.一种磁电混搭中心导轮无级变马达总成,包括电磁铁同极相斥原理形成同磁极相斥耦合对,来实现驱动;利用旋转杠杆力学变像系来的磁电混搭中心导轮平缓变像启动,使电动机的启动负载变换平和;综合电磁斥力和旋转杠杆力学变像系的两种物理原理的自身特性的共同作用,产生矢量反作用力,使电动机和无级变速器优化结合,最终实现磁电混搭中心导轮无级变马达总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铁同极相斥原理,其技术特征为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甲(1)、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乙(2)、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丙(3)和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丁(4)的磁极,分别与电磁类圆台小凸轮(10)和永磁类圆台大凸轮(11)的磁极产生的矢量反作用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矢量反作用力,其技术特征为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甲(1)和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乙(2),分别与磁电混搭中心导轮(5)上的电磁类圆台小凸轮(10)非接触配合,使其电磁类圆台小凸轮(10)上的电磁体(15),分别与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甲(1)和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乙(2)的永磁体(14)形成同磁极相斥对列;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丙(3)和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丁(4),分别与磁电混搭中心导轮(5)上的永磁类圆台大凸轮(11)非接触配合,使其永磁类圆台大凸轮(11)上的永磁体(14),分别与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丙(3)和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丁(4)的电磁体(15)形成同磁极相斥耦合对。
4.如权利要求2、3和4所述的永磁类圆台大凸轮,其技术特征为在永磁类圆台大凸轮(11)上建永磁体(14);大凸轮曲面和磁极表面形成倾斜角,永磁体(14)按阵列排布。
5.如权利要求2、3和4所述的电磁类圆台小凸轮,其技术特征为在电磁类圆台小凸轮(10)上建电磁体(15);小凸轮曲面和磁极表面形成倾斜角,电磁体(15)按阵列排布。
6.如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其技术特征为在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甲(1)和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乙(2)上建永磁体(14);类圆台外接凹轮曲面和磁极表面形成倾斜角,永磁体(14)按阵列排布;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甲(1)和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乙(2)是构造完全相同的两个永磁类圆台外接凹轮。
7.如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其技术特征为在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丙(3)和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丁(4)上建电磁体(15);类圆台外接凹轮曲面和磁极表面形成倾斜角,电磁体(15)按阵列排布;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丙(3)和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丁(4)是构造完全相同的两个电磁类圆台外接凹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民涛,未经李民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653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黄皮甘蔗糖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野外环境的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