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高效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6648.2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0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显鹏;陶佳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诺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B01J20/28;B01J20/30;B01D53/83;B01D53/5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代玲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指示 功能 高效 脱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高效脱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组成:碱性化合物10-60份,碱式碳酸铜20-50份,纳米粉末10-30份,表面改性剂0-25份,分散剂2-10份,疏水剂2-8份;或者,碱性化合物10-60份,碱式碳酸铜20-50份,纳米粉末10-30份,表面改性剂0-25份,分散剂2-10份,疏水剂2-8份,活性炭5-10份;或者,碱性化合物10-60份,碱式碳酸铜20-50份,纳米粉末10-30份,表面改性剂0-25份,分散剂2-10份,疏水剂2-8份,硅藻土5-10份;或者,碱性化合物10-60份,碱式碳酸铜20-50份,纳米粉末10-30份,表面改性剂0-25份,分散剂2-10份,疏水剂2-8份,活性炭5-10份,硅藻土5-10份;
所述脱硫剂中,表面改性剂的重量份数不包含0份;
所述碱性化合物选自碳酸锌、碱式碳酸锌、碳酸钠、硅酸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纳米粉末选自纳米氧化镁、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表面改性剂选自氨基硅油、硅烷偶联剂HD110、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70、水溶性硅油、丙酮、乙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分散剂、烷基萘磺酸盐、聚丙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疏水剂选自甲基硅酸钾、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脱硫剂为粉末状固体,所述脱硫剂的饱和溶液的pH≥11;
所述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碱性化合物和碱式碳酸铜加入水中,再加入疏水剂和分散剂,搅拌分散得碱性化合物分散体系;将纳米粉末溶于水中,并加入部分表面改性剂,搅拌均匀后,再超声分散得纳米粉末分散体系;
(2)将步骤(1)得到的碱性化合物分散体系和纳米粉末分散体系依次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剩余的表面改性剂,搅拌反应至粘稠状,最后烘干、冷却、研磨得到所述脱硫剂;
其中,当脱硫剂还包括活性炭和/或硅藻土时,在步骤(2)中,碱性化合物分散体系和纳米粉末分散体系搅拌均匀后,先依次加入活性炭和/或硅藻土,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表面改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粉末的粒度为100-300纳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剂的粒度为100-1500纳米。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指示功能的高效脱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碱性化合物和碱式碳酸铜加入水中,再加入疏水剂和分散剂,搅拌分散得碱性化合物分散体系;将纳米粉末溶于水中,并加入部分表面改性剂,搅拌均匀后,再超声分散得纳米粉末分散体系;
(2)将步骤(1)得到的碱性化合物分散体系和纳米粉末分散体系依次加入水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剩余的表面改性剂,搅拌反应至粘稠状,最后烘干、冷却、研磨得到所述脱硫剂;
其中,当脱硫剂还包括活性炭和/或硅藻土时,在步骤(2)中,碱性化合物分散体系和纳米粉末分散体系搅拌均匀后,先依次加入活性炭和/或硅藻土,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表面改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用于分散碱性化合物的水初始温度为10-30℃,用于分散纳米粉末的水初始温度为50-60℃,超声分散的水温为50-70℃;
和/或,步骤(1)中,超声分散的时间为1-2小时;
和/或,步骤(2)中,碱性化合物分散体系和纳米粉末分散体系的搅拌温度为10-90℃,搅拌时间为30-90min;
和/或,步骤(2)中,烘干温度为80-110℃,烘干时间为5-2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2)得到的脱硫剂粉碎成粒度为100-1500纳米的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诺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诺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664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疏水性碳点改性的正渗透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海蜇加工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