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高温抗菌羽绒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7006.4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4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王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柳桥羽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9/00 | 分类号: | D06M19/00;D06M15/15;D06M11/38;D06M15/507;D06M15/333;D06M11/00;D06M15/00;D06M13/298;D06M13/165;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刘寒冰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抗菌 羽绒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耐高温抗菌羽绒,其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脱脂羽绒65~75份、丝状羽绒10~15份、阻燃剂8~12份、抗菌剂3~12份;所述脱脂羽绒包括:天然羽绒、聚酯纤维,且所述天然羽绒和所述聚酯纤维的质量比为7:3~8:2;所述阻燃剂包括:卤代磷酸酯、十溴联苯醚;所述卤代磷酸酯和所述十溴联苯醚的质量比为1:2;所述抗菌剂包括陶瓷粉;所述卤代磷酸酯包括二溴辛戊二醇磷酸酯。本发明还涉及耐高温抗菌羽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tep1:羽绒预处理;Step2:蛋白质接枝改性;Step3:抗菌处理;Step4:阻燃处理;Step5:混合粘附;Step6:分毛包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羽毛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耐高温抗菌羽绒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羽绒在服装、被套等的应用十分广泛,随着使用需求的增加,对于不同羽绒的使用需求也在上升,因此需要对多功能羽绒进行开发,并且对其进行成熟的生产工艺配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耐高温抗菌羽绒及其生产工艺。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耐高温抗菌羽绒,其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脱脂羽绒65~75份、丝状羽绒10~15份、阻燃剂8~12份、抗菌剂3~12份;所述脱脂羽绒包括:天然羽绒、聚酯纤维,且所述天然羽绒和所述聚酯纤维的质量比为7:3~8:2;所述阻燃剂包括:卤代磷酸酯、十溴联苯醚;所述卤代磷酸酯和所述十溴联苯醚的质量比为1:2;所述抗菌剂包括陶瓷粉;所述卤代磷酸酯包括二溴辛戊二醇磷酸酯。
作为所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陶瓷粉成分中至少包含有金、银、铜离子其中之一。
作为所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羽绒其原料按质量百分比包括:脱脂羽绒75份、丝状羽绒10份、阻燃剂12份、抗菌剂3份;所述脱脂羽绒包括:天然羽绒、聚酯纤维,且所述天然羽绒和所述聚酯纤维的质量比为8:2;所述阻燃剂包括:卤代磷酸酯、十溴联苯醚;所述卤代磷酸酯和所述十溴联苯醚的质量比为1:2;所述抗菌剂包括陶瓷粉。
耐高温抗菌羽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tep1:羽绒预处理;将羽毛进行水洗分毛,得到轻质的羽绒部分;再将这部分羽绒进行脱脂处理,得到脱脂后的天然羽绒;将所述得到的脱脂羽绒取总质量的13%~20%软化水解烘干,再拉丝得到10~15份的丝状羽绒;将所述脱脂羽绒和丝状羽绒分开放置;将脱脂后的天然羽绒和聚酯纤维按照7:3~8:2混合得到65~75份混合脱脂羽绒;
Step2:蛋白质接枝改性;将10~15份丝状羽绒加入16倍水中,得到混合溶液,再多次往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解,再加入质量分数为8%~20%的盐酸调节pH值至4~4.5;将得到的溶液过滤烘干,后进行酰氯化处理,再1:1配合高分子聚酯纤维溶液进行接枝反应,得到改性后的接枝纤维;再将所述接枝纤维拉丝成丝状羽绒的状态;
Step3:抗菌处理;取3~12份2%~5%聚乙烯醇溶液,在室温下,将所述65~75份脱脂羽绒和10~15份丝状羽绒分别浸泡在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中,浸泡1h;再在室温条件下晾干;将所述抗菌浸泡处理过的丝状羽绒取出,放入搅拌机中,两端拉直;在70℃~75℃条件下,往搅拌机中加入树脂胶,搅拌混合丝状羽绒与树脂胶;再加入陶瓷粉,搅拌使其表面粘附陶瓷粉;在15℃~25℃条件下静置丝状羽绒,得到表面均匀附着有陶瓷粉的丝状羽绒;
Step4:阻燃处理;取8~12份阻燃剂,在50℃~55℃条件下,将Step3中得到的65~75份脱脂羽绒放入所述混合溶液中,浸泡2h;再在30℃~40℃条件下烘干;
所述阻燃剂包括按照质量比1:2混合的二溴辛戊二醇磷酸酯溶液和十溴联苯醚;这一步提升脱脂羽绒的阻燃性;
Step5:混合粘附;将Step4中得到脱脂羽绒和Step3中得到的丝状羽绒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柳桥羽毛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柳桥羽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7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伞杆装置及电动伞
- 下一篇:一种兽用抗病毒中药芪蓝囊病饮、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