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物联网平台的数据协议主动解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7334.4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1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家维;姜锋;周邦胜;陈华建;杭兆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洲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22 | 分类号: | H04L69/22;G16Y10/75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卫麟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联网 平台 数据 协议 主动 解析 方法 | ||
1.一种用于物联网平台的数据协议主动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收配置程序,根据配置程序录入数据格式所使用的协议、包含的字段含义、字段长度、字段位置、数据类型、数据范围和校验算法;
步骤2、保存配置程序所对应的数据格式配置内容,根据数据格式配置内容自动生成数据对象代码,并在保存时进一步检查数据格式特征库中是否已存储有对应与该数据格式所使用的协议、字段长度相同的数据格式配置内容,若存在,则进一步获取当前需要保存的数据格式配置内容所对应的特征码,否则直接跳转至步骤3保存配置程序所对应的数据格式配置内容;
步骤3、对所述数据格式配置内容,按照其所使用的协议、字段长度,生成树形结构的特征树,并将所述特征树保存在数据格式特征库中,对于已存储有对应与该数据格式所使用的协议、字段长度相同的数据格式配置内容时,还在所述特征树中分别对各协议、字段长度所对应的特征树按照不同特征码生成子树,分别对所述数据格式配置内容,按照其所使用的协议、字段长度和特征码生成树形结构的不同子树,将所述特征树保存在数据格式特征库中;
步骤4、将用于判断数据的特征树从数据格式特征库中加载到缓存中;
步骤5、接收互联网数据后,对所述互联网数据按照所述特征树中所对应的数据格式配置内容进行数据解析格式匹配,确定一个数据解析所使用的类的名称,通过反射机制将该类实例化,并完成数据解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平台的数据协议主动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加载特征树:根据监听端口所使用的协议,对特征树中的各数据格式配置内容按照其所对应的协议进行拆分,将对应不同协议的数据格式配置内容分别加载至不同的缓存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平台的数据协议主动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在接收到互联网数据后分别按照以下步骤完成数据解析:步骤5-1、根据监听端口所使用的协议,从对应的缓存中获取对应该协议下所有字段长度的特征树;
步骤5-2、计算收到的互联网数据的字段长度,并根据计算所获得的字段长度从缓存中获取对应该字段长度的特征树的子树数据,返回该子树所对应的用于解析该数据的类名称,通过反射机制调用生成类实例对该互联网数据进行数据解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平台的数据协议主动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2中,当子树只有1个时,直接返回该子树所对应的用于解析该数据的类名称,通过反射机制调用生成类实例对该互联网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当子树有多个时,还进一步根据特征码查找对应的子树数据,然后返回该子树所对应的用于解析该数据的类名称,通过反射机制调用生成类实例对该互联网数据进行数据解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平台的数据协议主动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特征码查找对应的子树数据的步骤包括:在缓存中获取对应该字段长度的特征树的若干子树数据,然后在该若干子树数据中进一步根据特征码的要求查找其中符合该特征码要求的子树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平台的数据协议主动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码包括厂商编号和/或产品SN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物联网平台的数据协议主动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厂商编号固定设置在互联网数据的第20,21,22,23位中,所述产品SN码所对应的位置由该互联网数据所使用的协议、包含的字段含义、字段长度、字段位置、数据类型、数据范围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洲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洲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73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气粉磨的复合涂层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