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丝板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8342.0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崇倡;叶董春;冯培;魏大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D4/00 | 分类号: | D01D4/00;D01D4/02;D01D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刘锋;邱忠贶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丝板 组合 结构 | ||
1.一种喷丝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丝板,在喷丝板上设置有出丝面;
多个第一微凸体,设置于出丝面上;
气体加热装置,与喷丝板相连且用于对喷丝板进行加热;
在每个第一微凸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微凸体,
在多个第一微凸体相互之间的间隙内设置有出气孔;
在出丝面与喷丝板之间设置有微甬道,
出气孔通过微甬道相互连接;
微甬道与气体加热装置相连,
气体加热装置包括供气装置和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对供气装置提供的气体进行加热;
第二微凸体设置在第一微凸体的顶端;
第二微凸体呈半球状,半球的直径为10-20nm,
多个第二微凸体相互之间的间距为5-10μ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丝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出丝面与喷丝板整体为复合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丝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微凸体的高度为15-20μm且密度为1万-10万个/mm2,
多个第一微凸体相互之间的间距为5-10μ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丝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微凸体呈圆柱体,底部圆直径为5-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3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