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产量杂种优势相关调控基因TalncRNA1809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8345.4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2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高世庆;赵昌平;刘永杰;公杰;刘钰涵;张风廷;唐益苗;陈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3 | 分类号: | C12N15/113;C12N15/82;A01H5/00;A01H6/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信智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37 | 代理人: | 刘静荣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产量 杂种优势 相关 调控 基因 talncrna1809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领域,具体涉及小麦产量杂种优势相关基因TalncRNA1809和应用。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对改良提高产量、加速高产分子育种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物领域,具体涉及小麦产量杂种优势相关基因TalncRNA1809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是一种非编码RNA,长度通常大于200个核苷酸,含有1个少于100个氨基酸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且不具有蛋白质编码功能。长链非编码RNA是参与生物体中许多生长发育过程和胁迫响应关键调控元件。在拼接、聚腺苷酸化和保守序列等方面,它们与mRNA有相似之处。由RNA聚合酶II进化而来的两种植物特异性RNA聚合酶(RNA Pol IV和Pol V)触发lncRNA转录。上述聚合酶是通过基因沉默机制和表观遗传调控来调控基因表达的。lncRNA可以是聚腺苷酸化或非聚腺苷酸化的,与聚腺苷酸化的lncRNA相比,非聚腺苷酸化的lncRNA通常较短,且表达较低。lncRNA可以从基因组的任何位置转录。根据lncRNA与相近蛋白编码基因在基因组中的相对位置和方向,可以将lncRNA分为五类:正义长链非编码RNA;来源内含子的反义转录RNA;基因间的非编码RNA;基因内的非编码RNA;双向非编码RNA。
迄今为止,lncRNA在植物中的功能不只在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中被发现,在玉米、小麦、谷子、棉花、白菜、黄瓜等植物中也均有报道。与蛋白编码基因相比较,lncRNA在植物中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参与不同的生物学代谢途径,并通过多种机制行使功能,包括激活、聚集或转运蛋白产生表观遗传沉默和抑制,核小体定位修饰启动子活性和调控DNA和组蛋白进行甲基化产生表观遗传学修饰。
lncRNA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有:参与多种重要调控过程,如X染色体沉默、基因组印记、染色质修饰、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核内运输等;以多种模式保护蛋白编码基因。许多lncRNA仅在特定的发育阶段出现或具有组织或细胞特异性,还有很多lncRNA具有保守的二级结构及剪切形式。植物ln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花粉发育、侧根发育、雄性不育、抗病性、非生物胁迫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lncRNA主要从表观遗传学、转录调控及转录后调控三个层面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在表观遗传学中,lncRNA可通过招募特异的修饰复合体到相应位点发挥作用,使DNA甲基化状态发生改变,也可直接与DNA甲基转移酶作用,调控相应基因的表达。lncRNA本身也受到甲基化修饰的影响,lncRNA甲基化的改变会引起不同的表达模式,从而影响靶基因的表达。另外,lncRNA可促使组蛋白发生不同类型的修饰而影响靶基因的表达。在转录水平,lncRNA主要影响mRNA的生成,部分lncRNA位于编码基因上游启动子区,作为顺式作用元件干扰下游基因的转录,从而影响mRNA的生成。在转录后水平,lncRNA可影响pre-mRNA的剪接、核内运输及mRNA降解,还可通过与pre-mRNA形成双链复合物等形式调控基因的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3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