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玻璃上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8569.5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9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宪;陈助国;但奇善;罗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2/14;B41J3/407;B41M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龙丹丹 |
地址: | 213167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上色 方法 | ||
1.一种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3D玻璃的待上色区域规划喷射路径;
按照所述喷射路径采用喷射装置在所述待上色区域喷射油墨并形成油墨点;
固化所述油墨点,在所述待上色区域形成上色图案;
所述喷射装置包括用于喷射所述油墨的喷射阀头,所述喷射阀头包括开设有喷射口的基座以及正对所述喷射口并与所述基座间隔设置的撞针,所述撞针包括悬置于所述基座上方的推杆以及凸设于所述推杆靠近所述基座一侧的球头,所述基座靠近所述球头的一侧凹陷形成避让所述球头的油墨槽,所述油墨槽与所述喷射口连通并收容所述油墨;所述撞针带动所述球头朝所述喷射口移动并对所述油墨加压使所述油墨经所述喷射口向外呈点状喷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槽靠近所述喷射口的一端为锥形并与所述喷射口平滑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路径为直线和/或曲线。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点呈等间距喷射于所述待上色区域,相邻的两条所述喷射路径上的油墨点按照错位排列进行喷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喷射所述油墨点的速度为100-1000点/秒。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口的直径为30-300μ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点的重量为0.00035-1毫克,所述油墨点的厚度为3-30微米。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化所述油墨点的步骤包括:
步骤D1、将喷射完所述油墨点的3D玻璃表干;
步骤D2、将表干后的3D玻璃进行烘烤,固化所述油墨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烘烤的温度为100-200℃,烘烤的时间为20-60min。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装置还包括:
机械手机台,用于承载并移动所述3D玻璃;
定位部,用于对所述3D玻璃进行定位;
进料部,与所述喷射阀头连接,用于向所述油墨槽输送油墨;以及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规划路径控制所述喷射装置移动并驱动所述推杆向所述油墨槽加压。
11.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推杆的一侧形成有环绕所述喷射口的尖峰形隔离部,所述喷射口延伸至所述尖峰形隔离部远离所述推杆的一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3D玻璃上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远离所述推杆的一侧朝所述推杆方向凹陷并与所述尖峰隔离部远离所述喷射口的一侧围成环绕所述尖峰形隔离部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精密制造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5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