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施工用的电力检测仪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8990.6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1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余艇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艇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龙图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1 | 代理人: | 姜书新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施工 检测 仪器 | ||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的电力检测仪器,包括主体,主体的前后两侧设有滑槽,滑槽滑动连接滑块,滑块的下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下部连接滑动板,滑动板的左右两端滑动连接第三导向杆,第三导向杆的下端连接升降板,升降板的下端设有检测探头,所述主体的右侧设有固定把手,固定把手的中部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活动把手的中部,活动把手的左端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中部转动连接推杆的上端。本发明适用于一种电力施工用的电力检测仪器,本装置在使用时只需要握紧活动把手或者松开活动把手,就可以实现对于待测物品的夹紧与松开,同时实现检测探头的伸出和收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施工用的电力检测仪器。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当今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仍然对电力有着持续增长的需求,因为我们发明了电脑、家电等更多使用电力的产品。不可否认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电力的产生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例如,燃料电池是将氢、天然气、煤气、甲醇、肼等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类化学电源;生物质能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生物质能的高效和清洁利用技术也得到极大发展。
现有的电力施工用电力检测装置,检测杆上的检测头长期暴露在外面,难以避免检测头磕碰损坏,影响电力检测装置检测的精确度,并且在不使用过程中直接放置在地面,容易用脚踩踏损坏。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207102U)公开了一种电力施工用的电力检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箱体顶部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有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一转动杆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板并延伸至第二支撑板的外部,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该电力施工用的电力检测装置,解决了一般电力检测装置的检测头都是暴露在外面的,避免了检测头损坏的问题,保证了电力检测装置检测的精确度,防止了因电力检测装置的损坏的原因影响电路的检测,避免给电工师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保证了电力检测装置的正常使用,让使用者检测电路更加的快捷,但是该装置并没有设置相关的固定装置,导致该装置操作依然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施工用的电力检测仪器,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施工用的电力检测仪器,包括主体,主体的前后两侧设有滑槽,滑槽滑动连接滑块,滑块的下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下部连接滑动板,滑动板的左右两端滑动连接第三导向杆,第三导向杆的下端连接升降板,升降板的下端设有检测探头,所述主体的右侧设有固定把手,固定把手的中部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活动把手的中部,活动把手的左端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中部转动连接推杆的上端,推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滑块的上表面中部,所述活动把手的下端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上端,支撑杆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下端设有托板,托板的上表面设有下夹板,所述主体的下部设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左右两侧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的下端连接上夹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为中空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夹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于第一导向杆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体的右侧设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前后两侧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的上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中部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艇,未经余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8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