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桩体交叉加固的河道生态护岸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9507.6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9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汪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A01G17/00;A01G20/00;A01G22/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95 | 代理人: | 张华 |
地址: | 322000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桩体 交叉 加固 河道 生态 护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桩体交叉加固的河道生态护岸,解决现有的河道生态护岸多使用钢筋水泥结构,导致水陆渗透交互性差的问题。生态护岸包括倾斜入水的护岸边坡,所述护岸边坡的下部为乱石护脚,护岸边坡上部为种植土坡,种植土坡上均匀挖设有若干种植坑,种植土坡的坡面和种植坑的坑底铺设有防护网,所述种植坑的坑底交叉插设有普通木桩和带根系的活体树桩,活体树桩的上端自带或扦插有芽条,所述种植坑内填充木柴条,木柴条的上方压实填充回填土,所述种植土坡的坡面和种植坑回填土表面种植草籽。本发明利用普通木桩和带根系的活体木桩交叉设置的固土体系,对生态护岸边坡的土体进行固化防护,在保证水陆渗透交互的同时,尽可能稳固护岸的土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河道整治领域,涉及一种河道生态护岸,特别涉及一种双桩体交叉加固的河道生态护岸。
背景技术
河道的护岸是河道水体和陆地的过渡地带,河道护岸是水域与陆地生态的转换带,维护河道护岸的生态环境稳定,对保持水-陆过渡段生物的多样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也可以使河道有较高的自我调节净化能力,还可以控制水土流失、美化生态环境,改善生活品质,对周边居住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生态护岸指的是利用植物或者植物与土木工程相结合,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河道护坡形式。它是指能在防止河岸坍方之外,还具备使河水与土壤相互渗透,增强河道自净能力,有一定自然景观效果的河道护坡形式。
现有的一些河道生态护岸,多用钢筋水泥的结构,虽然结构维持性好,功能区块分隔明显。但是由于水泥结构的渗透性差,水泥两侧的环境相互隔离,交互性变差,难以发挥护岸水陆过渡的交互优势,水陆生态圈融合度降低,生态环境变差,长期作用下甚至会在水泥护岸的内侧形成淤积,需要清理,有违生态护岸的本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河道生态护岸多使用钢筋水泥结构,导致水陆渗透交互性差,不利于生态圈建立的问题,提供一种双桩体交叉加固的河道生态护岸,以石、木、土的结合形成生态护岸,充分利用护岸自身结构形成水陆交互渗透,建立水陆联合生态圈,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桩体交叉加固的河道生态护岸,包括倾斜入水的护岸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岸边坡的下部为乱石护脚,乱石护脚的下端不高于河道常水位,乱石护脚的上端不低于河道洪水位,护岸边坡上部为种植土坡,种植土坡上均匀挖设有若干种植坑,种植土坡的坡面和种植坑的坑底铺设有防护网,所述种植坑的坑底插设有普通木桩和带根系的活体树桩,活体树桩的上端自带或扦插有芽条,所述普通木桩和活体树桩交叉插设至坑底的土层下方,所述种植坑内填充木柴条或者卵石,木柴条或者卵石的上方压实填充回填土,所述种植土坡的坡面和种植坑回填土表面种植草籽。本方案中,护岸边坡下端的乱石护脚的乱石堆叠处存在间隙,可以让水体和护岸的土层渗透交互,形成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丰富护岸生态圈,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乱石护脚减少了水体对护岸土层的冲刷,护岸边坡上部的种植土坡挖设种植坑,种植坑和种植土坡采用防护网铺设减少土层自然风化滑落,防护网利用种植坑内的填充体压设固定,避免松脱,防护网可以采用大网孔的土工网。每个种植坑利用普通木桩和活体树桩的交叉插设形成X型固定,同时,活体树桩的根系自然生长形成立体的固土根系网,提升抓土能力,同时,在种植坑回填土和种植土坡坡面种植草籽,形成草根网系固土,也避免土层风化滑落。
作为优选,所述普通木桩和活体树桩插入坑底的土层下方深度不少于30cm。
作为优选,所述普通木桩上端埋设于种植坑回填土之下,活体树桩上端伸出至种植坑回填土之上。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坑内的普通木桩竖直设置,所述活体树桩倾斜插设,活体树桩与普通木桩的夹角为护岸边坡坡度的1~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测直接功率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烘托氛围的蓝牙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