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生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19899.6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26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宇苗;徐锦龙;王松林;张婉迎;徐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3/672 | 分类号: | C08G63/672;C08G63/78;C08G63/91;C08K5/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生物 聚酯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韧性生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2,5-呋喃二甲酸、二元醇、多羟基醇、催化剂和热稳定剂混合,进行酯化反应;
(2)将步骤(1)中制得的酯化反应产物、长链脂肪酸、催化剂和热稳定剂混合,进行酯化反应;
(3)将步骤(2)中制得的酯化反应产物抽真空,进行一阶段缩聚反应;待无白色液体抽出时,进行二阶段缩聚反应,即制得高韧性生物基聚酯;
步骤(3)后,通过酯交换反应在步骤(3)制得的高韧性生物基聚酯上接枝经改性的三(2-氨基乙基)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具体步骤如下:将步骤(3)制得的高韧性生物基聚酯与经改性的三(2-氨基乙基)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按1:0.005-0.008的质量比混合,在180-190℃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时间为1-2h;
所述经改性的三(2-氨基乙基)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如下:
(a)合成: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丙烯酸甲酯与乙醇的混合溶液滴加到三(2-氨基乙基)胺中,所述丙烯酸甲酯与三(2-氨基乙基)胺的摩尔比为1.5-2:1,在15-20℃下反应2-3h后,除去乙醇,再在150-160℃、0.5-0.8kPa下反应2.5-3h;
(b)封端:将三(2-氨基乙基)胺与乙酸按1:6-7的摩尔比加入步骤(a)的反应体系中,继续在150-160℃、0.5-0.8kPa下反应1-2h后,加压至80-85kPa,继续反应至酸值降低到30以下,即制得三(2-氨基乙基)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c)改性:将步骤(b)制得的三(2-氨基乙基)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缩水甘油丁酸酯按1:0.01-0.03的质量比分散到酒精中,在100-110℃下反应2-3h;然后加入乙醚沉淀,过滤,将沉淀溶解到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在60-70℃下反应1-2h;然后加入乙醚沉淀,过滤,干燥沉淀,即获得经改性的三(2-氨基乙基)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生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长链脂肪酸为1,6-己二酸、1,8-辛二酸、1,10-癸二酸、1,12-十二烷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生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呋喃二甲酸与二元醇的摩尔比为1:1.2-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生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多羟基醇的物质的量占步骤(1)中反应原料总物质的量的5%-15%;和/或
步骤(2)中,所述长链脂肪酸的物质的量占步骤(2)中反应原料中物质的量的10%-3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生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220-230℃,反应时间为1-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生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温度为190-200℃,反应时间为1-5h。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生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中,所述一阶段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30-240℃,压力≤0.1MPa;和/或
步骤(3)中,所述二阶段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40-260℃,压力≤100Pa,反应时间为1-5h。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韧性生物基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二元醇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步骤(1)中,所述多羟基醇为丙三醇、丁三醇、2-羟甲基-2-甲基-1,3-丙二醇、丁四醇、季戊四醇、戊五醇、己六醇、糖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8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