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19960.7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3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文龙;沈红梅;黄赋;王奕阳;何启越;钟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兴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36 | 分类号: | B01D71/36;B01D69/08;B01D69/02;B01D6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哲鼎律师事务所 33318 | 代理人: | 吕瑞琼 |
地址: | 31311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叠加 聚四氟乙烯 微孔 薄膜 及其 制作方法 | ||
1.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窄幅宽的带状薄膜(2)、卷芯(6),由窄幅宽的带状薄膜(2)低变形地连续叠加绕包在卷芯上(6)卷绕形成连续长的轴式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6)包括若干个轴节(3),相邻轴节(3)之间具有间距(7),窄幅宽的带状薄膜(2)从第一轴节(3)开始绕单轴节(3)缠绕多层后,低变形的斜向蠕变到下一轴节(3)继续绕本轴节(3)缠绕多层,直至缠绕完最后一个轴节(3)完成一次绕包,再从最后一个轴节(3)开始以相同方式缠绕直到第一轴节(3)重复完成一次绕包,反复绕包若干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幅宽的带状薄膜(2)的幅宽为4~20 mm,薄膜厚度为5~50 μm,轴节(3)长度为4~20 mm,间距(7)宽小于2mm,轴节(3)数量为2~20个,每轴节(3)单次绕包长度50~500m,绕包次5~30次,绕包总长度为500~20000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特征在于:一次绕包中每轴节(3)缠绕层数相同,缠绕厚度为2~4 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特征在于:其变形率小于5%。
6.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长幅宽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1)送入压辊夹紧后,分切生成多条窄幅宽的带状薄膜(2);
2)每条窄幅宽的带状薄膜(2)通过压辊夹紧后,在卷芯(6)上低变形地连续叠加卷绕成连续长的轴式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卷芯(6)包括若干个轴节(3),相邻轴节(3)之间具有间距(7),窄幅宽的带状薄膜(2)从第一轴节(3)开始绕单轴节(3)缠绕多层后,低变形的斜向蠕变到下一轴节(3)继续绕本轴节(3)缠绕多层,直至缠绕完最后一个轴节(3)完成一次绕包,再从最后一个轴节(3)开始以相同方式缠绕直到第一轴节(3)重复完成一次绕包,反复绕包若干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绕包中每轴节(3)缠绕层数相同,缠绕厚度为1~4 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幅宽的带状薄膜(2)的幅宽为4~20 mm,薄膜厚度为5~50 μm,轴节(3)的长度为4~20 mm,间距(7)小于2mm,轴节(3)的数量为2~20个,每轴节(3)单次绕包长度50~500m,绕包次数5~30次,绕包总长度为500~20000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轴式叠加绕包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长幅宽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1)为双向拉伸法制备的微孔薄膜,薄膜平均孔径为0.05~5μm,薄膜厚度为5~50μm,幅宽为21~1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兴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兴求是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996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陶瓷瓦片清灰装置
- 下一篇:腹膜透析换液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