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下钾盐矿开采后的充回填工艺的填充料浆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20775.X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5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全;吴敏;王洪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老挝开元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申星宇 |
地址: | 老挝人民***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下 钾盐 开采 回填 工艺 填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地下钾盐矿开采后的充回填工艺的改进配方,包括以下成分:车间尾盐料浆、试剂、净尾盐和煤灰,所述试剂内的MgCl2含量≥25%,并采用兑卤法提高填充液体料浆MgCl2含量,且所述试剂为固体。本发明不但可以节省蒸发车间系统投资,也可以降低年度生产成本,可以减少蒸发车间系统开机率,低至25%,在实际运用中,可视试剂原料、运输等价格情况可灵活掌握生产、充填方式,可以降低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因煤灰的环保处理而投入的相关费用,通过对尾盐料浆的直接配料使用,可以减少尾盐过滤设备的运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钾盐矿开采后回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下钾盐矿开采后的充回填工艺的填充料浆。
背景技术
目前,在老挝境内开发钾镁盐矿的企业有5家,2家在万象开发,3家在甘蒙开发。生产原料为钾镁盐矿,成品为(含量为95%)氯化钾产品。
该钾镁盐矿层顶板最大埋深366.96m,最小埋深70.85m,平均埋深186.43m。顶板岩性为灰绿色、青灰色泥岩;底板埋深最大177.22m,最浅135.16m,底板岩性为石盐。矿层最小厚度2.06m,最大厚度71.98m,平均厚度21.52m,厚度变化系数40.39%,属厚度均匀矿体。
该钾镁盐矿开采方式大多数为固体开采,由采掘设备在地下约在-140m(黄海高程)处进行采矿(采矿方式为机械切割—连续采矿机房柱法)后,经竖井提升机运输至地面厂房进行加工处理,生产成品氯化钾。该矿加工处理工艺的改进配方为:钾镁盐矿经过浮选、过滤、洗涤,生产成品氯化钾;产生的尾盐料浆经增稠、过滤、产出尾盐,尾盐过滤后的母液经蒸发后,产出老卤。平均一吨产出成品0.14吨,尾盐料浆0.85吨,尾盐0.6吨,尾盐母液0.25吨;尾盐母液经蒸发浓缩后产生老卤(液)0.11吨。
钾镁盐矿经采掘后,在地下形成采空区,由于矿体赋存较浅(最浅处80m左右),且矿体上部地层稳固性较差,必须对采空区进行充回填,且填充后固体力学强度大于1MPa。目前采取的方式为先用固体尾盐回填80%后,再用老卤(液)+尾盐(固)方式配成浓度为55%-65%的液体料浆充填剩余20%空间。(以体积进行百分比计量)。
目前,充回填技术采取的方式为固体尾盐回填80%后,再用老卤与尾盐配成浓度为55%-65%的液体料浆充填剩余20%空间。尾盐母液(MgCl2%含量约在23.5%)必须进行强制蒸发浓缩为老卤(MgCl2%含量27%-29%),否则充填液体因MgCl2含量不够,会对矿柱进行溶浸、造成地表塌陷。
1)固体盐回填主要流程为:废盐→地面胶带→回填竖井→井下各回填胶带→80%采空区。
2)液体料浆充填主要流程:(废盐+老卤)→充填泵加压→充填管道→20%采空区(多次加压充填,直至对采空区接顶100%完成)。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
1)老卤必须由蒸发车间连续开机强制蒸发浓度得到,开机成本高。
2)且由于进行采掘系统设备(如连采机、掘进机、皮带运输机及工程车辆通道等)需要留置作业空间,故不能及时采充回填,需将车间产出大量尾盐进行集中堆放。
3)由于钾镁盐矿的开发对象是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盐类矿床,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环保事故,尤其是井下充填的尾盐,需要在地表大量干堆,要求堆场既不能渗漏,又要防止大气降水渗入盐堆溶解,如果处置不当,将成为重大环保隐患。
4)尾盐回填过程堆积较为松散,自然沉积密实时间长,处理不当,因固化板结强度不够容易造成回填区有塌陷风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老挝开元矿业有限公司,未经老挝开元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07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播种覆土镇压一体的匀播机
- 下一篇:一种可利用厨余垃圾施肥的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