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及其浓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20964.7 | 申请日: | 202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3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蜀库环保科技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9/12 | 分类号: | C02F9/12;C02F9/10;C02F1/04;C02F1/10;C02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空气 除湿 废水 浓缩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湿单元、除湿单元以及干湿空气循环单元和换热单元;
所述的增湿单元用于对废水浓缩循环,包括增湿塔和浓液循环管路,所述增湿塔上部设有布水器、下部设有塔底布气盘,且增湿塔在布水器和塔底布气盘之间设有用于增加液相与气相接触面积的填料床层,增湿塔位于塔底布气盘的下部依次向下设有废水进口A和冷侧换热口B,所述浓液循环管路的一端与增湿塔内的布水器连接相通、另一端与冷侧换热口B连接相通;
所述的除湿单元用于对空气除湿循环,包括除湿塔和清液循环管路,所述除湿塔上部设有布水器、顶部设有除湿空气出口E,除湿塔在布水器的下部设有用于增加液相与气相接触面积的填料床层,除湿塔的下部依次向下设有清液进水口C和热侧换热口D,所述清液循环管路的一端与除湿塔内的布水器连接相通、另一端与热侧换热口D连接相通;
所述干湿空气循环单元用于增湿塔与除湿塔的闭合空气循环,包括塔间风机和空气循环管路,所述的塔间风机安装在塔间管路上,塔间管路的一端与增湿塔连接相通、另一端与除湿塔连接相通,所述空气循环管路的一端与除湿塔的除湿空气出口E连接相通,另一端与增湿塔的塔底布气盘连接相通;
所述的换热单元包括主换热器、第一辅助换热器和第二辅助换热器,所述的浓液循环管路上依次连接有浓液提升泵和用于逐级换热的热主换热器及第一辅助换热器,所述的清液循环管路上依次连接有清液提升泵和用于逐级换热的主换热器及第二辅助换热器,浓液循环管路内的废水与清液循环管路内的清液在主换热器内进行一次换热,且浓液循环管路在热主换热器的前侧还连接有超浓液排放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包括多孔布水环管和位于多孔布水环管下部的一级筛孔布水板,所述的多孔布水环管上均布有多个喷淋头,且一级筛孔布水板上的出水孔数量大于多孔布水环管上的喷淋头的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布水环管包括至少两个以上尺寸不同的管环和中间连通管,各管环通过至少两个中间连通管相通,且中间连通管外伸的管段设置在接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还具有位于一级筛孔布水板下部的二级筛孔布水板,二级筛孔布水板上的出水孔孔径小于一级筛孔布水板上的出水孔孔径,且二级筛孔布水板上的出水孔与一级筛孔布水板上的出水孔相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塔内的填料床层和除湿塔内的填料床层为单层或间隔设置的多层,所述的填料床层为填充有多个鲍尔环填料、拉西环填料或马鞍环型填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间管路在塔间风机的后部连接有多个并联的支管,除湿塔在对应填料床层的下部还设有布气盘,多个支管与各自对应的布气盘连接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间管路为多个,除湿塔在对应的填料床层的下部还设有布气盘,各塔间管路的一端间隔连接在増湿塔上、另一端连接在各自对应的布气盘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液循环管路在浓液提升泵的进液前侧连接有过滤器,清液循环管路在清液提升泵的进液前侧连接有过滤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换热器与工业废/余热连接相通,第二辅助换热器与冷却水塔的冷凝水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増湿、除湿的废水浓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塔、除湿塔以及浓液循环管路、清液循环管路、空气循环管路和塔间管路均外包有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蜀库环保科技中心,未经上海蜀库环保科技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096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